感到“风声紧”,你是哪一部分的?

26.07.2014  13:19

  今年以来,江苏、广西、河南等多地出现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现象。4月,仅黑龙江一省,就有三个地方被曝光政府违规兴建办公大楼或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的情况。多地新建办公楼闲置,给出的一个共同理由是——“风声紧”。(7月25日《京华时报》)

  没有这句“风声紧”,我还真懒得去说那些地方政府违规兴建办公大楼的事。因为类似“贫困县建豪华办公楼”的新闻,早已与“狗咬人”差不多,一点也没有闻所未闻的新闻效果。倒是在出现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的新闻的时候,仿佛有点“人咬狗”的意思了。费尽心机造好的豪华办公楼,为何会闲置?“新闻”终于来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地新建办公楼闲置,给出的一个共同理由是——“风声紧”。

  对“风声紧”这句话人们并不陌生,大到缉毒影视剧中毒贩们的常用台词,小到发廊老板娘的窃窃私语,都是一些从事不法勾当的违法分子规避风险的原因。那么,新建的办公大楼不敢入住而闲置着,是因为“风声紧”,令人不禁想问,这些人是哪一部分的?

  说实话,对那些自称“人民公仆”,实则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腐败官员,在他们没有落马带上贪官帽子的时候,还真不敢把话说的太重。而现在,这些觉得“风声紧”的人,分明是把自己摆在了制度的对立面——因为,所谓“风声”,就是在制度层面展开的反腐败斗争。

  其实,在前些时候,听到“官员质问记者替谁说话”时候,我就想问这位官员你是哪一部分的。但还是觉得明知故问,他头上的乌纱就能告诉你,他是为人民服务的。现在好了,一句“风声紧”,把这些对上阳奉阴违,对下弄虚作假;不关心民众疾苦,只知道权力自肥;与中央的指示精神背道而驰,与百姓离心离德的腐败行径,用一种角色的自我定位,表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没有这句“风声紧”,官场腐败导致的权力蜕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官员质问记者替谁说话的权力自大,到把制度反腐称作“风声紧”,这些官员的立场已经从官本位发展到了公共利益的对立面。因此,才会像从事不法勾当一样,在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感到了“风声紧”。

  但是,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把这些“角色”打回了原形,在他们滔滔不绝的“台词”后面,说出了一句心里话。这无疑给反腐败再次敲响警钟。现在这些官员感到“风声紧”,说明之前存在的监督漏洞。而在“风声紧”的潜台词里,可能还包含了避风头的侥幸心理。因此,必须要让这股“风声”经久不息,而且要越吹越烈;对这些自觉站到反腐败对立面的违反官员绝不手软。

  文/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