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公车卖出“翡翠白菜价”

03.02.2015  03:14

    据新华社电首批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车改革取消车辆拍卖2月1日结束,参与程度之热烈和成交价格之高可谓始料未及。这种火爆和高价是否正常、拍卖的公正透明是否经得起敲打、对进一步推进公务车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担心公务车卖出“白菜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是拍卖前社会舆论普遍关心的问题,但现在卖出了“翡翠白菜价”。首批300辆公务车的拍卖共进行了3场,每场的平均溢价率都超过了70%。第二场拍卖中,一辆起拍价18万元的奥迪A6经过35轮竞价,最终以32.4万元成交。一辆起拍价2000元的金杯车最终以2.5万元成交,溢价率达到1150%。参与了竞拍的刘先生表示,此次拍卖会的溢价率在社会车辆拍卖中很罕见,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感觉成交价格偏高,个别价格不太理性。

    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人士都在关注此次公车拍卖情况,一度造成了网络后台服务器瘫痪。分析原因,国管局资产管理司副司长徐永胜说,首先是中央机关公务用车的改革受关注程度高;其次,中央机关的车有严格的日常管理,车况都比较好;再有就是目前二手车交易市场状况相对较好。这些因素都推高了拍卖的价格。从安徽阜阳专门赶到北京买公车的陈先生说,价格是挺高,但公车买了心里踏实,比二手车市场贵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给别人说起来自己买到了中央单位的车,比较有面子。

    在三场拍卖中,出现了一人先后买了20多辆车,以及竞拍者中不只有个人用户还有不少二手车商等现象,对此,徐永胜表示,对于个人没有限制其参加竞拍次数,一个人购买多辆车也是符合政策的,只要能够满足北京及各地二手车购买落户、上牌等政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