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础 利长远 惠民生 促发展 天水项目建设获群众点赞

26.11.2015  09:53

近日,山水一号大桥正在安装斜拉钢索。该桥是连接藉河南北两个片区的外环快速通道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方便周围群众的出行。

  张家川县张棉驿乡、平安乡境内的天源一期49.5兆瓦风电场项目正在施工。据了解,张家川县200兆瓦风电场项目总投资18亿元,当前在建项目为一期工程,安装33台15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总投资约4.1亿元。天水日报记者周文涛

  “这一段时间,天水市委市政府启动开工或竣工的一批又一批项目,的确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记者采访一些项目区的群众时,他们说,这些项目,要么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要么关乎城市长期的发展。

  有网友留言:希望继续努力,加快改变天水的城市形象,提升天水的城市品位,把天水早日建成繁荣富强和谐的现代化大城市。

  这样的点赞,频频见诸天水在线、天天天水网等天水主流网站,天水市委、市政府的务实之举、创新之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是一些什么样的项目让群众竖起了大拇指呢?近日,记者深入走访项目建设情况。

   天水将进入有轨电车时代

  提到有轨电车,一种怀旧的气息油然而生,似乎还能闻到穿越时空隧道的历史沧桑感。

  今年10月18日,一条连接秦州、麦积两区的现代化道路交通项目——天水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正式启动建设,预计两年后建成通车,届时天水将进入有轨电车时代。

  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线路全长约20千米,设站17座,平均站间距1.06公里。采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设计最高时速每小时70公里,设置车辆段和控制中心一座。车辆采用100%低地板钢轮钢轨现代有轨电车,总投资约31亿多元。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重点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促进城市重点区域发展建设,而且对打造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出行环境,为市民提供优质、多样、现代化的公共交通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工程自今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已完成各项专题报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可研报告编制,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初步设计基本完成,试验段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目前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单位正在注册筹建。明年年初其余土建工程开工。工期计划26个月,预计2017年将通车试运营。

  该负责人表示,按照天水公共交通整体规划,市委、市政府决定沿城市核心区东西方向发展主轴公共交通骨架线路,直线串联秦州组团、成纪新城组团、麦积组团,实现组团客流的快速交换,促使城市向多中心转变,积极带动天水市新行政文化商务综合中心的建设,未来有轨电车将覆盖天水市秦州麦积西区、颍川新城和三阳川新区。

  10月18日当天,除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外,天水市还同时启动了成纪新城八万吨地下净水工程、罗家沟大桥及接线工程两个重大项目建设。

  成纪新城地下净水工程位于藉河与渭河交汇处,占地面积38.4亩,总投资约4.8亿元,日处理生活污水8万吨,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工艺,建成后地下为净水厂,地上为生态公园,同时将净化后的中水用于成纪新城和周边居住小区景观用水以及污水源热泵,为成纪新城部分供热设施提供热源,促进水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罗家沟藉河大桥及接线工程位于成纪新城中部,桥梁全长1.28公里,桥宽23米,总投资约2.6亿元,是天水市第一座大型悬索桥,该项目建成后,能够进一步改善交通基础条件,提升藉河南北通达能力,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天水市委书记王锐说,此次实施的这三个项目均采用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为创新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提供了可复制的借鉴。

   藉河风情线水体景观将更美

  藉河生态景观将向东延长4公里,10月23日,这项利民工程正式开工。2016年年底,延长后的藉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续建工程将全新亮相,藉河北岸扩建的滨河公园将设置水镜花台、城市阳台、水上栈道、十里花堤等20个主要景观。

  藉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续建工程是天水市委、市政府今年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是秦州区实施“生态美区”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又一重大举措。该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延伸藉河水体景观、深化两岸环境治理、优化人居生态环境、拓展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城市发展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对打造藉河生态景观长廊,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和“丝路名珠·三宜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藉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续建工程治理长度4公里,绿化面积11.5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37亿元。

  该工程集防洪、蓄水及景观美化一体,在对藉河两岸堤防进行达标治理的基础上,对治理河段进行蓄水景观建设。目前该工程已完成环评、立项、规划等前期工作,并于今年7月完成水利工程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3家,监理单位1家,中标单位11家,所有单位已于今年10月21日全部进场。

   城区面积将扩大20平方公里

  11月4日,天水市项目建设又迎来“三套车”,启动秦州大道、市第三中学迁建和财政易地搬迁秦州藉口项目建设。

  “秦州大道建设将拓展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告诉记者,实施该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加快秦州新城建设,带动沿线小城镇开发建设,促进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要规划。

  秦州大道(国道310线改建工程平峪沟至藉口)项目,是天水市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既是秦州新城的主干道,也是国道310线的重要路段,全长15公里,总投资6.98亿元。

  “这条路修好后,我们这儿种的桃子、苹果都能及时地拉出去了,大客商也就吸引进来了,这真是我们的致富路。”家住太京镇李家台子村的李建娃高兴地说。

  天水市第三中学的迁建工程也是牵动人心的重点民生工程。记者了解到,市三中异地搬迁新建项目选址在秦州区太京镇窝驼村,占地276.93亩,工程总投资约3.95亿元,按照寄宿制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设计,计划新建校舍11.63万平方米、60个教学班,建设高标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及食堂等,并配套塑胶标准体育场、锅炉房及校园景观绿化等附属设施。

  作为市三中校长,王建兵激动地说:“新校区建成后,将提升当地普通高中办学水平,促进高中学校布局调整,使更多的学生享受更好的优质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太京镇二十里铺村村民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以后再也不用考虑为了孩子上高中,搬到城里租房子住了。”

  另外,财政易地搬迁秦州藉口项目涉及搬迁安置藉口镇郑集寨、五十铺等13个行政村的1761户7822人,选址位于藉口镇郑集寨村,总投资约13.69亿元,分4个地块建设住宅楼42栋,配套建设幼儿园、文化站各一座,将于2017年底竣工交付使用。

   项目使发展提速让群众得实惠

  除了近期启动的这七个重大民生工程外,天水市近年来已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部分已经竣工,有些正在抓紧施工。

  11月20日,成纪大道主体工程完工,道路主车道全线贯通。该项目是市委、市政府为完善城区路网结构,促进藉河北岸开发而实施的重点项目,对于建设成纪新城、实现秦州、麦积两区在藉河以北的相向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正在进行路灯、人行道、标志标线、绿化等道路附属设施的建设。

  早在9月底通车的还有党川至两当县公路。该公路是天水市连接陇南地区、进入陕西凤县等地的重要道路,将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及货物运输、带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

  三峡新能源张家川一期49.5兆瓦风电场项目是天水市首个风能开发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天水市电网结构、满足我省南部电力送出及全省不断增长的电网负荷和用电需求,这种环保卫生能源将会成为促进天水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甘谷至渭南至麦积公路改建工程2013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0.46亿元。为结合甘谷县、三阳川新区、麦积区城区及城市发展的规划需求,该项目在其中甘谷县城区段、三阳川新区段和麦积城区段为一级公路标准。

  把镜头聚焦铁路建设:这段时间,张家川县恭门镇付川村的天(水)平(凉)铁路建设现场正加紧铺设铁轨;天平铁路张家川火车站售票厅、候车室、调度室等设施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

  近日,山水一号大桥正在安装斜拉钢索。山水一号大桥横跨藉河、天定高速,南起316国道,北与藉河河堤规划路衔接。大桥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分南引桥、主桥和北引桥三部分,该桥建设融城市景观和交通为一体,是连接藉河南北两个片区的外环快速通道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方便周围群众的出行,对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有重要意义。

  短短9个多月,天水市藉河大桥拔地而起,总高69米的主塔已建设过半,一座横跨藉河两岸的大桥雏形逐步呈现。建成后,藉河大桥将成为畅通天水市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在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支撑下,天水经济发展的定位与规划更加明确,一个更加美丽的陇上江南正在向我们走来。(记者牛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