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港转型目标产业港+物流港

02.11.2015  10:58

 

惠州港的年吞吐能力已经突破了1亿吨。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10月31日,在建港23年之后,拥有上亿吨年吞吐能力的惠州港成立了自己的港投集团。从此,惠州港的建设有了更为明确的市场主体来牵头,将通过市场机制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推动产业港和物流港的建设,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

   为什么成立 港投集团

  据了解,惠州港于1992年开港,使惠州市进入海港城市的行列。如今,它的年吞吐能力已经突破了1亿吨。为什么这次要专门成立惠州市港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市港务局有关负责人直言,经过近些年的努力,虽然惠州港的吞吐量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和省内乃至全国领先港口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关键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港口集团作为全港的发展平台。港口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纵观全国排在前列的港口,都有这样的平台。有些还上市,通过融资发展壮大。因此,成立港投集团是惠州港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仕其回忆,上世纪90年代,李嘉诚有意在这里投资,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之后惠州港虽不断发展,但仍然比较缓慢。

  在市长麦教猛看来,港口资源是惠州的核心资源,以港兴城是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全市的港口资源如果全面开发,可以建成107个泊位,年吞吐能力逾3.5亿吨。从当前的吞吐量来看,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而组建港投集团正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开发港口资源,它是惠州市深化投融资体系改革的创新之举,有利于推动全市的港口经济发展,乃至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为惠州蓝色引擎的发展注入动力。

   港投集团要做些什么

  港投集团成立之后,具体要做哪些事情?此前不久,惠州市商务局局长王广军转任港投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王广军介绍,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各项准备工作已准备就绪,包括公司章程、组织架构、工商登记、办公场所的改造、人才招聘等陆续完成。集团注册资本为10亿元,主要职能是接受市政府委托,承担惠州市范围内的港口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的投资、融资、运营和管理任务,从事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的运营。

  他表示,集团接下来要按国有企业相关政策法规来运作,将用两个月时间对全市港口资源的布局、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全面摸清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并借鉴发达港口的经验,科学制定公司的近中远期发展战略。

  今后,港投集团要探索各种创新型融资平台,尝试PPP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突破惠州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与社会或企业合作开发港区基础设施、临港物流园、临港免税区的建设。同时,还要争取国家和广东省对惠州港的支持,拓展融资的渠道。

  据了解,这些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整合现有资源,精选优质项目。王广军介绍,要联合国资委等部门启动对港务集团、铁路公司、航道投资公司资产的债务整合工作,条件成熟时再划入港投集团。并整合现有的马鞭洲、荃湾等四条公用航道的资源,统一协调航道的调度管理。加强与广州港、深圳港的沟通联系,重点承接深圳、广州物流港相关业务的转移。并发展临港产业,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实现铁港联运、河海联运。接下来,还要出资组建项目公司、物流公司、专业性的置业地产公司,对相关领域进行开发管理。

   发展要实现哪些目标

  惠州港位于珠三角东部,也在亚太主航道上,良好的区位优势加上广阔的腹地,港口发展大有可为。如今,惠州市成立了港投集团,惠州港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

  陈奕威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国内大战略来看,“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机遇,港投的诞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惠州港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成为它的一个战略支点和国家的主要港口。

  目前,惠州港的吞吐能力为1亿多吨。而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从建港条件看,惠州市沿海宜港岸线如果充分开发,至少可以建设107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5个,设计年吞吐能力可达3亿吨以上。因此,这也成为未来惠州港发展的具体目标之一。

  根据部署,惠州港将着眼全球,从单纯的产业港向产业港和物流港并行的目标转型。一方面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和深圳港等港口走不同的路子,形成错位发展,多走大宗散货。另一方面要改变当前企业码头占多数,公共码头不足的状况,大力建设公共码头等基础设施。并把惠州港建设成为珠三角领先的综合物流供应商,深度融入全球生产贸易供应链节点,与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共同构建亚太地区国际物流中心。

  陈奕威认为,港口建好了,将成为惠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今后,港投集团还要准备上市。这样就能直接到资本市场融资,港投集团和惠州港,乃至惠州经济才能做大。

  最后,他还提醒,港口建设要吸取天津港事故的教训,守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