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山路绿满心

26.01.2016  07:18

正在维修道路的王登成老人

    “我是一个党员,在村里我党龄最长,受党的教育最深刻,我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是个共产党员。”这是平凉市华亭县安口镇双凤村农民党员王登成说的,这个年龄78岁、党龄59年的农民,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坚持做着两件事,这两件事和他的言语为人一般淳朴、实在:修路、造林。

    1

    甘做“老愚公”,痴心修路,昔日“天堑”成通途

    在安口镇文化干事贾俊杰带领下,记者踏上了寻找这位老“愚公”的行程。双凤村地处山区,沟沟坎坎,对于这里的交通状况,群众中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十五里烂泥滩,72道胶河子(小水渠),羊肠小道沿河绕,一路走来脚不干”。作为一个老党员,王登成熟读“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他活学活用、身体力行地学愚公、做愚公,不但一个人坚持修路,后来三个儿子逐渐成年、三个媳妇逐年进门,孙子辈也茁壮成长,他修路的队伍日益壮大,这支特别的家族修路大军,给了同村人很多感动和震撼。50多年来,修路似乎成了王登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如今,修了多少路他自己都说不清,但一条条村社路从无到有、从窄到宽,硬是被他从石头缝里、黄泥坑里“”了出来。

    同《愚公移山》传统故事不同的有两点:一是同村没有“智叟”泼凉水,凡是有修路搭桥之类公益事,大伙都积极参与,很齐心;二是王登成这个“愚公”的痴心和坚毅没有感动天神,却获得了党的好政策和地方政府的眷顾。2008年,华亭县在双凤村实施了同村公路硬化项目,进村的主干道路被全线硬化,看到农用车、大卡车行驶在平展展的水泥路上,看着年轻人骑着摩托车把媳妇“潇洒”地迎进门,王登成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但“愚公”并未从此停步,进村公路硬化了,但双凤村土质松脆,每逢雨雪山体滑动、泥水流动,垮塌损坏的通社道路还需要不时维修;那条在山间蜿蜒的水泥路,也不时被荒草、树木侵蚀、遮掩,王登成义务做起了养路工,出门赶集、串亲戚就带把镰刀,看到“越界”的蒿草就顺手割掉,这个手不离镰刀的白胡子老头,也成了双凤路上四季不败的独特风景。

    2

    乐为播绿人,热衷植树,绿满荒山喜满胸

    1983年12月8日,王登成满心欢喜地捧回了一张由华亭县人民政府颁发的《“三荒”地经营证》,这张薄薄的纸片给王登成确定了自家房子后面25亩荒山的经营权。王登成说:“党中央号召绿化祖国,我先把自己家的山头绿化了。一来落实了党的政策,二来也不让这块山荒地闲置了。”第二年春天,第一株刺槐苗栽到了山头,一项新的事业也从此开始。

    为了保证苗木成活率,王登成带着家人,试过给林地修水平台、挖鱼鳞坑,春天下苗子,夏天除草,秋冬剪枝整形;为了制止牛羊啃青,一贯性格温和的王登成不惜与村里人红脸……除了种庄稼、修路,苦心经营这片林子成了王登成生活的第三件大事。

    10年后,这块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松树戴帽,刺槐围腰,果树坐怀”的“绿色宝石”,一株株核桃、杏、山毛桃、樱桃等果树挂上了果,油松、刺槐等都长成了碗口粗的大树。人老矣,树成林。在他一镐一锄造就的这片林子里,王登成抚摸着一棵棵碗口粗的树木,向记者讲述着当年的辛苦与喜悦,眼眸不时有光彩闪耀,仿佛又穿越到了那些青葱岁月。

    不仅仅王登成的这25亩山荒地绿了,乡亲们受王登成感染,个个热心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整个双凤村没有一块裸露的土地,放眼望去就是一片绿色海洋,灌木丛里有了野菜,绿叶深处多了鸟鸣,山坳沟渠里溢出了清泉。如同他修路一样,他营造绿色的情怀也能感染人。

    3

    不当清闲人,老而弥坚,誓用余热暖青山

    在农村包产到户的前后,王登成当时担任村民兵连长、副支书等职务,曾经带领民兵在村里造了一片民兵林,后来又带着众乡亲爬山钻沟进林,丈量土地、统计树木,完成了分地到户、分林到户的任务。王登成当时考虑到文化少、年龄大,思想、精力都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子,就从村班子里退位让贤。退了以后,王登成并没有做“闲人”,不但热心地从事修路、造林这些公益事,也时刻关心、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关心着村里的发展,时不时建言献策。

    如今已经年近80的王登成虽然思路清晰、谈吐流畅、精神健旺、身板还算硬朗,但腰疼腿麻的毛病也折磨着这个年迈的老人。同村的人都说,老王干起活就不知道累、不知道苦,那种精神、劲头,年轻人都比不上。大伙至今还记得,2007年为硬化路开通路基的时候,一块“”在半山的石头拦住了路,当时已经70岁的王登成手拿撬杠爬了上去,结果一脚不稳从4米多高的山坡滑了下来,当时情形凶险,老王在医院治疗一个多月才痊愈。

    王登成的大儿子王学忠说:“从我能记事起,我父亲就是个忙人,一直闲不住,只要哪里的路、桥有问题,我父亲就赶过去收拾。后来年纪大了,腿脚也不灵便,他就慢慢挪过去,一点一点、一锤一锹地磨,挡路的石头、路上的坑消除不了,就不回家。”兰州晚报记者常舒清通讯员何义文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