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人间 视患如亲

23.12.2014  15:24

“我没念过什么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嘴又笨,我只能说:谢谢你们这段日子对我的照顾,我术后康复的很好,这一切都有赖于骨一科的医护人员,谢谢你们……”。说这句话的人叫何俊茸,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单亲妈妈,十余年前丈夫因车祸而不幸离世,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还要照顾家里的公婆,长期的重体力劳动,就落下了腰痛的毛病,常言道:病来如山倒,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吃止痛药,缓解疼痛,久而久之病情不断加重,在亲朋的劝说下,她先后去了当地和省上的三家医院看专家门诊,这些专家的建议惊人的一致:建议做“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可是她是家中的顶梁柱,一听说在身上动刀子,就感到十分恐惧。她还听到有人说,手术一旦失败,则有下肢瘫痪等风险,每次想到病倒后所面临的困难及高昂的医疗费用,她真的很害怕做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现在已成为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尤其冬天对腰腿关节不好的人更是时时体会着“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滋味。一个冬天也不可能小心翼翼的养护,在这个寒冷的初冬不堪负重,她再次病卧床上不能自理。心灰心冷心痛,生活又一次陷入泥泞!回想这几年每次病情加重时经过打针、吃药、按摩、贴膏药等治疗后,钱没少花,可是病一点没有好转,最终还是躺在了病床上,泪水打湿了枕巾,为了家,为了生活她想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11月27日早上她再次怀着“保守治疗”这样侥幸的心理就诊于省第三人民医院,早早的挂了骨科号,她跛行着走进了骨一科诊室,马才英大夫接诊后,详细的询问病情并仔细查体,行腰椎CT提示:1.腰椎退行性改变。脊柱轻度侧弯;2.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并L4/5、L5/S1椎间盘突出,相应椎管狭窄。根据她的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CT检查马才英医生给她精心的讲解着,告诉她其病因主要为腰部椎间盘外层部分的纤维环破裂及内层部分的髓核向后外突出,压迫椎管内的神经根,使其腰背痛、左侧大腿后侧疼痛及放射、间歇性跛行、麻木、患肢发凉、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肌瘫痪。虽然对于医学的专业术语患者理解的不是很清楚,但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使得何俊茸有了手术治疗的想法,当得知她的实际困难和顾虑后,马才英医生当即告诉她,“先住院,先看病,其它的问题我们一起解决。”不安中辗转反恻,她被马才英医生的热情周到,及坦诚为患者着想的精神所感动,手术决策的煎熬,术中术后的疼痛,万一出现不良后果的焦虑都已经不是问题了!上午10:30分办完入院手续,为了尽快能安排手术,当天积极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充分术前准备后,确定第二天行“ L4/5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     
            虽说“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按当今的医疗水平不算大手术,但也和正规手术一样的程序:术前手术风险告知书上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签字认定(麻醉、术中风险,术后不良反应等),C臂X光机准确定位,11月28日早晨9:30分,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以后路小切口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认真、仔细操作,在保证神经根通道充分减压的基础上,保持脊椎中后柱完整性,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情平稳,术后1天拔除了椎旁引流管,术后第二天她就想着要出院,因为除了农忙时节,其他时间她都在外打工,家里的农村合作医疗没有买,住院费用也报销不了,针对她的实际情况及困难,科室专门进行讨论,在手术费用、及治疗费用及生活上给予大力帮助,因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患者左下肢小腿酸困明显,除了积极中医理疗外,每天都安排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进行下肢康复锻炼;因为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家中没有亲人照顾她的生活,科室还专门安排人员给她买饭、打水,照顾她的生活,何俊茸患者经过骨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及精心照顾后,术后恢复的很好。在离开家18天后她终于可以出院了,虽然还要有一段时间的康复期,但她带着重获新生的心情要回家了,就短短半个月的治疗,花了4000多块钱,手术前的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已经消失,她又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她又找回了从前的开心和快乐,她带着无比的感激对着医护人员鞠躬道谢,她又重拾了以前的自信和希望。
            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不同患者,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省三院骨一科将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目标,继续用心去点亮每一位患者的生活希望。(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