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也存在“同类相食”现象

28.05.2015  14:44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持续不断的宇宙同类噬食现象将解释“1号邪恶恒星”的奇特外观和前所未见的行为。

    美国宇航局哈勃望远镜观测结果揭晓一个接近4.8万亿公里直径的气体盘环绕“1号邪恶恒星”,这是一颗质量较大、快速老化的天体,它也被称为“沃尔夫·拉叶星”。最初沃尔夫·拉叶星质量较大,大约是太阳质量的20倍,但是它们的氢外层很快膨胀和脱落,逐渐在太空环境中暴露出氦燃烧内核。天文学家并不精确知道这一演变过程,但提出了几种解释观点。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超大质量恒星的强大恒星风吹散其氢气包裹层,另一种观点认为,恒星外层被另一颗同伴恒星吮吸。该研究报告负责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恩·莫林说:“我们认为这颗沃尔夫·拉叶星在该星云中掩埋,该星云是在质量过渡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种噬食同类恒星现象被命名为‘1号邪恶恒星’。

    研究人员指出,此前从未观测到一颗沃尔夫·拉叶星周围环绕着这样盘状气体星云,该星云的年龄很可能仅有几千年历史,距离地球大约3000光年。

    此外,其它几项因素也支持恒星外层被另一颗同伴恒星吮吸,首先,至少70%超大质量恒星属于双星系统,另一项模型表明,恒星自身的恒星风不足以吹散包裹层,使它们成为沃尔夫·拉叶星。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21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       □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