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记者会释放的十大经济信号

16.03.2016  15:36

  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日报冯永斌摄

  中国兰州网3月16日消息 3月16日上午,2016年两会迎来最后的“压轴大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会面。在记者会上,总理透露了不少“干货”,其中也释放出十大发展新信号。

   信号一:金融机构着力支持实体经济

  李克强:金融首要任务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去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像降息、降准、定向降准等措施,这不是量化宽松,我们始终注意把握货币供应量的松紧适度,主要还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的成本。所以金融机构还是要着力去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绝不能脱实向虚。

   信号二: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实现全覆盖

  李克强:不论是股市、债市、汇市这些金融市场,本质上是市场,还是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当然,政府有监管的责任,现在看,随着形势的变化,需要改革和完善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要实现全覆盖。

  李克强: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是一个过程,当前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还是要按照已定的职能履行职责,守土有责,绝不能有任何的松懈,而且还要总结经验和教训,这也是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可就要拿你是问了。

   信号三: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李克强:让我同意说中国经济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那是不可能的。

  李克强: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

  李克强: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

   信号四:力争今年开通深港通

  李克强:我们已经开通了沪港通,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且实践表明,对两地都有好处。现在内地和香港正在密切磋商,力争今年开通深港通。

   信号五:将逐步放开美国对华投资准入门槛

  李克强: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接近5600亿美元,这本身就表明中美的共同利益是在不断扩大,而且远远大于分歧。

  李克强:现在中美双方都表示,要积极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我们将会放开或逐步放开美方对中国投资的准入门槛,但是这应该是相向的,双方开放应该是对等的。所以我们也希望美方在和我们进行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过程中,能够本着平等共赢的原则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