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报告】开启乡村振兴“致富门”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作出“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五个方面重要指示;
此前的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其中一条是“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甘肃,强调要深化脱贫攻坚,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人民领袖心系陇原,殷切嘱托指引征程。
甘肃,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脱贫梦圆、再启新程;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十四五”开局之年,从黄河两岸到陇上江南,从河西走廊到陇中大地,从陇东高原到甘南草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响彻山乡村庄。
踏着春天的步伐,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在甘全国人大代表相聚首都北京,共议大计、共商国是,重温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暖心时刻,讲述自己的履职故事。
“时隔三年,当时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场景历历在目。”全国人大代表、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钴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杨艳说。
“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时时在耳畔萦绕,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富康年说。
殷殷嘱托在心间,踔厉奋发正当时。
在甘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表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感恩奋进、认真履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把总书记的关心与关怀化作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用信念与信心走好新征程。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甘肃代表团,和代表们一一握手,每一位代表发言结束后,总书记都会带头鼓掌,特别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场景,全国人大代表范鹏依然心潮起伏。
范鹏说,回望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我们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脱贫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交出了一份让党中央和全省人民满意的答卷。
“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范鹏说,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让脱贫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撑和保障。
“2012年至2020年,全省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2.16亿元。”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张智军表示,站在新起点,甘肃财政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发力,充分发挥好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延续性,着力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在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予以政策和资金倾斜,加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才振兴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陇南生态良好、资源丰富,但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大量优质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
2019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向总书记汇报了“陇上庄园”网店助农脱贫的故事。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感到希望满满、信心满满,激励我们把电商做得更好!”
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全民电商”在陇南变成了现实。
这一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倩娟从广东返回家乡创业,搭上了电商发展的快车道,帮助乡亲们用电商带货助力村民脱贫增收。在梁倩娟的带动下,陇南市徽县许多村的土特产得到了推广、走向了市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下一步如何把村里的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是梁倩娟和村民们都在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梁倩娟说,希望加快实施物流快递入村工程,促进农村消费,让电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虽时隔3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场景,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民族侨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唐晓明至今历历在目,“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依然萦绕在耳畔。”
“2012年至2020年,甘肃在摆脱贫困过程中,天津、福州、厦门、青岛4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91.12亿元,实施协作项目5200多个。”唐晓明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对在西部脱贫地区参与涉农产业开发的东部龙头企业,在税收优惠项目资源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引导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帮助西部脱贫地区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动能。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两句话,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姜成英时刻牢记。
“陇南油橄榄种植面积目前已经达到75万亩,年产鲜果4万吨,生产初榨橄榄油6000吨,综合产值25亿元。惠及陇南6个县区44个乡镇343个村40多万人,种植适生区的农民人均油橄榄收入达到2200元。”姜成英说,从地中海沿岸的阿尔巴尼亚“移民”到陇南的油橄榄,已经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金果”。
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这几年,姜成英的建议始终聚焦油橄榄产业发展。
今年,姜成英继续带着促进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建议参加全国两会,“希望国家支持陇南打造百亿油橄榄产业集群,助推油橄榄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促进甘肃省把优势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大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兴产业、促就业,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
“目前仅甘肃就有5000多家兰州牛肉拉面馆,年营业额约120亿元人民币。这一碗面,带动相关行业解决社会就业几百万人。尤其还带动了广大农村养殖业、原材料供应等多条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西北五省区乃至全国更多的家庭脱贫致富……这不就是实打实的助力‘乡村振兴’吗?”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说。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马利民表示,兰州牛肉拉面企业将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尝试选择一批实力强、有意愿、有品牌的兰州牛肉拉面龙头企业开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餐饮、人力资源培训、科研等全方位、链条化服务,助推农业、餐饮、文化、旅游多行业相融合。
翻开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州广河县庄窠集镇西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的微信朋友圈,首先看到的是数张中小学生校服的宣传图片,图片下面写着“春季园服、校服、马甲、T恤、西服职业装、工作服火热订购中……”
马代表开始做微商了吗?并不是。
2018年,马天龙自己出资建起了西坪村扶贫车间,结束了西坪村无村办企业的历史。在扶贫车间打工的本村和邻村的妇女从事裁剪缝纫工作,实行计件制薪资,工人平均每月工资2000多元,每年能给家里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
西坪村脱贫后,当时小小的扶贫车间也已发展壮大为乡村就业工厂。马天龙说:“乡村就业工厂是支撑西坪村发展经济、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事情,一定要做下去,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用实际行动带动西坪村发展,带领西坪村走向新的未来。”
“作为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的代表,能在全国两会上向总书记汇报工作,我倍感荣幸、万分激动。”说起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情景,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州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校长董彩云声音里满含激动与喜悦。
董彩云经常深入基层开展送教活动。“在临夏州东乡县布楞沟小学送教时,孩子们争着抢着对我说:‘董老师,习爷爷来过我们这里!’‘我们的村庄现在有了清澈的自来水、宽敞的新房子,还连接着长长的柏油路……变得可漂亮了!’‘我一定好好学习!’”董彩云说,“听着这些淳朴的话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也看到了民族地区教育发生的深刻变化。”
“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巩固教育脱贫成果依然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手段。”董彩云说,“我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感恩奋进,履职尽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为祖国的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望未来,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崇高的使命召唤我们开拓前行,美好的前景激励我们接续奋斗。
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在甘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始终保持真抓实干作风,努力谱写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
(责编:周婉婷、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