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学霸?成绩好坏与行为习惯紧密相连?

27.08.2015  15:47

  排名均值越小,成绩越好。制图杨仕成

  电子科大一项研究发现,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其行为习惯紧密相连

  目前,川内各所大学即将开学。对于新入校的学生来说,大学生活该怎样合理安排?如何才能在大学里炼成一个学霸?

  别担心,有大数据来告诉你!这不,由国内大数据领域的领军专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等人共同研发的“学生画像”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预测出学生的挂科危险以及可能出现的“特殊状况”。这个系统已经覆盖电子科大两万余名本科生。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电子科大教育大数据研究所了解到了“学生画像”所统计出来的一些数据,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下,在大学里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学霸。

   1 新奇的发现

   打水次数减少35次学生成绩相应降低了26名

  电子科大教育大数据研究所成立于去年,数十名师生共同承担着我国多项教育研究课题。周涛曾介绍研究所说,数据中心集中了学校上万名学子的行为、消费等匿名信息,研究所基于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与运用。

  据介绍,目前学生的数据包括出入寝室的时间、进出图书馆的次数、借阅书籍的种类、在教学楼打水的次数、去澡堂洗澡的时间等。“学生画像”的研究团队首先会根据这些数据与实际行为的关联性,“计算”出每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从而预测学生是否有挂科的可能,甚至还有辅导学生更好规划自己学业的可能。

  通过这一年时间的大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电子科技大学:总体上,女生平均成绩好于男生;大二上学期,成绩两极化最为明显。

  同时,还总结出一个规律,学生成绩波动之前,生活模式会先发生变化。比如,一名学生第一学期在教室打水的次数为53,他的成绩在565位同学中排名200;第二学期,这名学生的打水次数减少了35次,他的成绩也相应降低了2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