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楼小抄》

30.07.2015  13:14

    钟叔河是著名的出版家、作家,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他写的一篇文章,很短,但却有趣。后来在理洵《与书为徒》中看到一篇题为《‘念楼学短’字字珠》的文章,称赞钟叔河的文章“写得最是精到,有思想,有内容,偶尔百炼钢,简或绕指柔,妙不可言。”大概受此影响,我在当当网上买来了钟叔河《念楼小抄》一探究竟。这本《念楼小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的“下午茶”丛书之一,集钟叔河发表在各个报刊上的专栏文章若干篇,在《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5月10日开栏前有一段话,大抵可以看成是这些短文由来的交代:“念楼小抄”从文体着眼,这是文人不屑为,学人不肯为的,我却乐意为之。自己没本事写长也怕看长文当然是最初的原因,但过眼稍多,便觉得看文亦犹看人,身材长相毕竟不重要,吸引力还在思想、气质和趣味。这本书,“写的都是即兴之作,‘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故题材不免散漫,内容也很杂乱,真是既散又杂。”但正如林语堂所言:“短的文章不一定好,好的文章一定短。”钟叔河这些短文,都是从读书而来,读古文,学古文,有感而发,读来毫不费力又能给人启发,这才是他的文章的妙处所在。像“狗比主人凶”等等这样的俗语哲言,在他的书里比比皆是,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能使人醒悟。这里比的不仅仅是文字的简约,更是人生的智慧和经验。钟叔河编订的《知堂书话》,厚厚的两大册,60多万字,单就费力搜求爬剔这一工夫来讲,没有一定的读书底子作支撑,恐怕是做不出来的。

    《书林漫步

    陈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他的书话随笔都集在《书林漫步》及其续编里了。1998年8月三联书店又将两书合成一册重印出来,共收文75篇。先前出版的《书林漫步》是在1962年,收文49篇,大都是一些读书札记或随感录。尔后出版的《书林漫步——续编》出版于1982年,收文53篇,时隔20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作者对事物的观察也有了新的认识。这次两本合一,自然是删除了一些不合时宜之作,但文章一仍其旧,都是“一个在浩瀚树林中漫步的求知者随手写下的札记汇编,”尽管“长短不一,风格各殊”,但记录的还是作者在不同时期读书、读史、读社会、读人生的感受,既有从书里看书外,也有谈及书人书事的,显示了作者丰富的学识和智慧,一编在手,细翻闲览,不失为一种精神的“漫步”。

    《书情书色

    《书情书色》,胡洪侠著,中华书局2009年第一版。书中收录了400则古今中外妙趣横生的书话故事,读之令人兴味盎然。蜀山人《拥书漫笔》序中,引清人石庞语:“人生有三乐,一为读书,一为好色,一为饮酒,此外皆落落不如此。”胡洪侠显然是好读书的,他出入于古今中外书人书事,游刃有余,偷书、藏书、烧书、卖书、买书、人书争地、书价粮价……人间百态,人情世态,尽在其中。作者爱书嗜读,胸中有丘壑,笔底生云烟,其文融知识与情趣于一炉,颇见文化含金量和人文底蕴。作者在序言里坦言:“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顺从自己的兴趣,东采西撷,忽中忽外,有人有己,亦正亦邪,试图编织出一点小趣味来……我的这些零散文字,不过是供爱书人烤火暖手的一星炭火而已。”但无论谁的故事,都写得妙不可言,莫不有爱书者一个大大的“”字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