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播撒爱与文明

22.12.2014  02:44

    2014年即将过去,如果让西北师范大学学生陈莉盘点自己今年最大的收货,那就是作为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500名志愿者之一,她全程参与服务了电影节活动。与陈莉一样,在此次电影节中,兰州的志愿者们也用自己专业的服务在文明宣传、礼宾接待、语言翻译、医疗卫生、交通服务、观众服务、沟通联络、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及其他电影节执委会指定领域的服务支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电影节在我市的顺利举办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有心的市民会发现,近年来,随着兰州创建文明城市的行程越来越紧密以及各项国际赛事及活动在兰州的密集举办,本土的志愿者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他们的赛事服务水平、外语交流能力丝毫不亚于那些一线城市的赛事志愿者们。特别是在最能体现兰州避暑天堂的夏季,那些烈日下始终坚守的民警、忙碌中永远微笑的志愿者、会场上热情欢呼的观众、社区里助残扶弱的市民……在马拉松赛、环湖自行车赛和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大型活动的影像中闪现出一幅幅“文明兰州”的美好景象,让海内外嘉宾、运动员、观众印象极为深刻!特别是来自于全市各个行业的文明志愿者们,他们的忙碌是2014年步履匆匆的兰州最美的人文风景。

    “不用问我的名字,不用问我家住何方;用心传递爱的力量,青春像花儿绽放……”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小红帽”,他们来自社会不同岗位和阶层,但心中都充满着爱心和奉献,为素不相识的人送去关爱。他们,就是兰州文明志愿者。这个群体,一直活跃于兰州创建文明城市的每一项进程中。“一个城市的志愿活动越丰富、志愿者队伍越壮大,意味着这个城市的文明指数越高。但志愿者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哪一级组织通过层层下达命令就能一蹴而就的,它是志愿精神的自然发展,只有让文明的实践者成为文明的使者时,倡导推动传播文明,才能让民众从心底自觉维护文明。”甘肃政法学院团委书记杨东平这样总结志愿服务活动在城市文明创建中的作用。

    而在他所在的甘肃政法学院,该校的志愿服务自2009年起打造了“七彩丝带”这个品牌项目,即以传承红色历史、防艾、成立献血点为主的红丝带;以参与消防宣传为主的橙丝带;围绕大型纪念日开展服务的黄丝带;重头戏为环保的绿丝带;以助老、助残、助幼为主的蓝丝带;以法律援助为主的白丝带和丰富老年人生活,为其表演节目的粉丝带。“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树立良好的德行才是最重要的立命之本。” 

    甘肃政法学院志愿者协会主席吴鹏飞自豪地表示,仅该校的志愿者就有2681人。

    这,仅仅是兰州市志愿者队伍的缩影。“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两千多支,发展登记注册的志愿者30多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覆盖城乡’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兰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除了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在兰州这座城市里,一些志愿服务组织正朝着专业化目标迈进,在特色项目的志愿服务中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各中小学志愿者开展应急演练;医疗咨询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关心帮助社会失足人员,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有益探索……“目前,30万名兰州志愿者分布于城市和农村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职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家庭志愿者、老年志愿者、扶残助残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为了使这些志愿者在更多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助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2014年,市文明委还印发了《兰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市322个城镇社区建设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同时还制定了《兰州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充分发挥志愿者联合会作用,建立、完善各县区、各系统志愿者分会,促进各级志愿者组织以及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组织统筹协调志愿服务的能力,引导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我们建立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志愿者嘉许制度、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加快建立全市志愿服务数据库,将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信息纳入系统,实现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动态化管理。”市文明办志愿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

    如今,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已硕果满枝头。《听众接待室》志愿服务队、“四点半”工程社区志愿者、田种山志愿者团队等专业志愿者向全省乃至全国介绍服务工作经验,同时还打造省级十佳及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多个,并向全省及全国推荐优秀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及个人……因为我们坚信,今天我们在黄河两岸播种下爱和互助的种子,明天的兰州将处处充满文明和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