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陶勑恒教授为师生作生命的旋律与呼喊专题报告

19.05.2015  17:06

5月16日下午,我校伏羲堂论坛第十九场讲座在礼堂隆重举行。应学校邀请,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全国优秀教师陶勑恒教授作了题为“生命的旋律与呼喊——中国好歌曲心理赏析”的专题报告。

本次报告是学校贯彻落实甘肃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千万工程”举办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也是2015年“5.25心理健康月”的活动之一。我校8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主持。

 

 

陶老师以近三十年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实践者的独特角度,解读中国好歌曲的作者们对生命的态度。他认为最直击人心灵的是艺术而不是心理学,艺术是艺术家生命的流露。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生活解读生命,所以人人都是艺术家。中国好歌曲的作者来自生活各个领域,他们用歌曲尽抒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态度。我们欣赏这些旋律和呼喊,同时也是在欣赏生命、欣赏自己。

在歌曲《蒲公英在飞》中陶老师引导同学们看到青春少年的梦想与追寻、勇敢与坚定;在《梦的堡垒》里听到一个不一样的富二代,他不做货架的罐头,要成为真正的自己;从《鸟人》中感受到一个弱女子在生命意义的追寻中勇敢翱翔、展翅世界之巅的豪气;在四十岁的歌者唱的《今夜二十岁》里解读到对青春的包容、理解和羡慕,也解读到作者对自己过往生命的欣赏和悦纳;在《她妈妈不喜欢我》中陶老师理解了普通本科生的无奈和挫折感,鼓励同学们像作者一样依然要不停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或悠扬或婉转或婉约或豪放的音乐声中,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梦想,讨论对待挫折的态度,讨论生命的坚持。陶老师说情歌从来不是狭义的,当一个人心中有爱情、亲情、友情,真正热爱生活的时候才能表达出这些情感,他希望同学们带着对自己和对生活的爱去欣赏歌曲,欣赏生活和生命。

陶勑恒教授生动的讲解、充沛的情感感染了现场听众,整场报告掌声不断。报告结束后,陶老师指导我校心理中心的老师们说:音乐具有疗愈的作用,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一首合适的歌胜过三小时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用音乐赏析、改编歌词、诗歌朗诵等表达性治疗的方式帮助学生成长。

 

 

陶勑恒现任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心理学会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女子学院荣誉教授、马来西亚儿童教育研究中心永久专业顾问。曾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个人、南京市劳动模范、感动南京十大人物、十佳市民、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87年起开始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进行该领域探索的心理学专业人员之一。受教育部委托,在汶川、雅安、鲁甸等地震灾区开展了大量的心理救援工作。

本次讲座由校党委宣传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主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