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综述

09.10.2015  12:35

让老百姓享受更多改革红利

  ——徽县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综述

   宋博

 

  用航拍、GPS精准定位,农村土地确权做到分毫不差;搭建土地流转平台,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给农民打造“聚宝盆”;创新经营机制,改变营销理念,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徽县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在农业生产要素流动性、优势产业规模扩张上下功夫,着力抓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等工作,提前着手、创新实践。一场关乎农村发展、关乎农业现代化、关乎农民利益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金徽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土地确权定人心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牛鼻子”,也是事关千千万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性工作。徽县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引入航拍、GPS定位等高科技手段,对农民的土地进行精准测量,让农民有据可查,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省政府确定徽县为全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整体推进县,徽县对全县213个村943社411727亩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扎实开展前期资料搜集、人口信息调查核实等工作,预计11月底可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在确权登记工作中,徽县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政府主导、农科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聘请专业公司,采取卫星定位的方式,明确土地承包农户的地块位置、边界,并通过数据录入、信息核对公示、证书填制颁发等环节,准确清晰地确定农民对地块的经营权。

  打造致富“聚宝盆”

  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确权不是目的,根本是要促进产权流转、增值,唤醒农村沉睡的财富。徽县采取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模式,破冰性地开展了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工作,使“绺绺田”成了“聚宝盆”,让黄土地变成“金土地”。

  “自从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咱不仅是‘坐地收租’的农民,还是拿着工资的‘工人’,收入翻番,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围着几亩地打转转了。”谈起现在的生活,江洛镇李寺村农民李建民满脸幸福。徽县把土地流转作为盘活耕地、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在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有效破解了农村土地经营难题。截至7月份,徽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已达到15.3万亩。

  农村土地产权确权给农民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可以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来抵押贷款。为了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困扰农业生产过程中资金不足和无担保抵押贷款难的问题,徽县出台了《徽县“三权”抵押贷款推进工作安排意见》,从政策层面鼓励大胆探索业主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宅基地、林权作抵押向商业银行融资贷款。同时,逐步扩大“三权”抵押融资的规模和范围,完善权益评估、风险补偿、资产流转等配套政策,落实政策性担保、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办“三权”抵押业务,增加基层网点,为农民提供便利、高效、实惠的融资服务。

  经营创新添活力

  规模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平台。农村土地确权为我市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一时间,徽县的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倍增。

  “自从我加入合作社以来,黑木耳售价每斤增加了5元,仅这一项全年就能多收入上千元钱呢!”徽县高桥乡梨树村农民肖志贤高兴地说,“有了合作社的帮助,我们农民致富更有盼头了。”近年来,徽县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措施,积极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徽县大胆尝试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为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如今,普通农民涉足电子商务,在徽县已经不是稀罕事,“农家电商”越来越多,他们依靠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依托乡村原有的传统产业,将各式各样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农村电商,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家乡。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农村土地红利的成效在金徽大地悄然显现。改革让农业强了起来,让农村美了起来,让农民富了起来,带活了“三农”一盘棋。适应经济新常态,回应百姓新期待,全面深化改革的鼓点将更加激越昂扬,必将为徽县经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