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论

28.03.2015  03:10

    “锤钉兄弟”体现了城市主人翁精神

    “70后”的谢舒明和“80后”的彭龙是武汉公交集团四公司修理厂的普通员工,为从源头上消除车胎被扎隐患,他们二人利用休息时间,抡起30斤重的铁锤,穿行在城市滚滚车流中,义务上街锤钉,对凸出路面、危害行车安全的铁钉进行清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锤钉兄弟”。

    ——不是自己的责任自己主动去承担,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主动去做,这样的“锤钉兄弟”,体现了城市主人公的精神。这样的“锤钉兄弟”,在朴素之外,亦让人看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这样的意识,理应成为每一个“新城市人”的道德自觉,如此,美好的城市才更加可期。

    “不上班全年只花2万”折射消极处世观

    日前,一位网友发帖表示他夫妻两人在上海生活,2014年只花2万元。发帖人称,“俺43岁,夫人39岁,我们俩都不上班,无孩。因为我算过,如果上班要买新衣穿,还有交通、外食、同事之间吃饭等,一年也存不了钱,还不如不上班,什么花销也没有。

    ——房价飞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曾几何时,“逃离北上广”的思潮在白领阶层中兴起。然而,仔细品读这对夫妻的生活状态,笔者以为其处世观相当消极,甚至有些畸形,不值得推崇,更不值得效仿。当然,在批驳这对夫妻消极处世的同时,我们尤其是执政阶层也得反思一些社会背景,抑或说是社会问题。工作压力太大、交通十分拥堵、生活环境不好、育儿成本畸高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未必是社会个体的问题,却能导致一些社会成员采取十分消极的方式对待社会。

    环保局长的忏悔是一种控诉

    近日,环保部主管的微信公众号《环境保护》刊发一封来自基层环保局长的匿名信。该局长说,自己名义上是环保局长,实质上是“公关局长”。

    ——民众寄希望于环保部门治污,唤回久违的青山秀水白云蓝天,而一些环保局长却扮演着“公关局长”的角色,为虎作伥、糊弄公众。如果连环保部门都不能指望,环境保护还能指望谁?指望大风吹走雾霾天,还是不法企业的良心发现?环保局长的忏悔,是一种揭露和控诉,揭露了环境治理之难的真相,控诉了地方对GDP的盲目崇拜,以及一些主政官员的粗暴蛮横。 陈爱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