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议
让青少年推动网络健康发展
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8.4%的中国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54.6%的青少年网民认为中国网络环境安全,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
@熊丙奇:青少年信任网络信息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全社会应齐心协力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空间,同时教育引导青少年理性、文明上网,成为推动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无人超市”伪命题下的诚信测试
北京市区出现“无人超市”,中国个人征信机构“芝麻信用”进行信用测试,结果喜忧参半,有人主动刷卡结账,但也有人抱走昂贵烟酒,只付人民币10元。而同样开展此项测试的杭州店付款率达到82%。
@邓海建:无人超市究竟考验的是诚信还是人性?这个问题其实很难说得清。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熟人社会的诚信,是面子使然;陌生人社会的诚信,是规则兜底——只有弄清这个逻辑,市场机制下的诚信,才不至于异化为折磨人性的考卷。你在“无人超市”里看到了什么?也许,都与我们期待的现代诚信无关。
莫让领导干部办公室成为“禁烟死角”
北京最严控烟令实施一周,烟民在公众场合吸烟行为有所收敛,但全面控烟仍存死角。中新网生活频道调查发现,全面控烟任务繁重,单靠执法人员监督能力有限,公众对此的参与度并不高。而对于办公室领导吸烟,不少员工敢怒不敢言,监管举报领导办公室吸烟,更是难上加难。
@张晓华:领导带头吸烟你敢不敢管,想必很多人的答案是不敢。毕竟这年头,有个工作不容易,掐灭领导手中的烟头,无意是自己摔了自己的饭碗。领导的办公室多数在写字楼里,单靠执法人员的监督是不可能的,越是没有人制止,办公室就越会烟雾缭绕。作为社会的公众人员,我们应该需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来清扫“禁烟死角”,在劝诫领导吸烟的问题上,要学会“以上犯上”,就像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不惜犯上”,曾把省长手上的烟掐灭一样。在全面控烟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终点,仅靠法律是不足以消灭烟草的,还需要社会公众积极监管,加以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领导干部办公室等“禁烟死角”才会被清理干净。
阳马鳖臑,几个意思
素有沿用古代数学概念传统的湖北高考数学卷,今年搬出了《九章算术》中的阳马、鳖臑(nào)这两个非常生僻的概念。文科数学第20题涉及到了《九章算术·商功》里的知识,先解释了什么是“鳖臑”和“阳马”,根据这两个词和相关数据解题。这本来是宣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但从事后学生的反映看,这道题目让大家的感觉并不好,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阳马为何物,鳖臑该怎么读。
@高路:这实在不能怪学生们不学无术,《九章算术》成于2000年前,流传至今,它里面的很多名词、概念、用法,甚至用词现在已经很少用到了。阳马、鳖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表露出了面对传统文化时务虚的那一面。高考是有导向作用的。难道出题者的意图是想让学数学的去好好看看《九章算术》这本书?那么学物理的是不是还要去看看《梦溪笔谈》,学化学的还要去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的炼丹术?这恐怕也不是一个中学生想干就能干得了的事。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其实是走入了另一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