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议

26.02.2015  04:11

    让户籍改革为“逆向迁徙”增添活力

    春节合家团圆是中国人的传统民俗,回家亦成为许多游子过年的不二之选。不过,随着异地就业、跨地区婚姻以及双独家庭的增多,今年春节却有不少老人从家乡来到子女就业、定居的城市过年,上演了一场场亲情涌动的“逆向迁徙”。

    @张东阳:目前,相关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这些改革内容包括: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落实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等等。显然,作为我国推进户籍改革关键一年的2015年,将有更多在外人员从这一政策中受益。而居住证持有者若能享受户籍权利,并逐步实现教育、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将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显然,这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政策。我们期望,有关部门能在这方面更快一些、更多一些出台具体有效的措施,让更多的“逆向迁徙”在“空巢老人”与外来务工人员之间架起一座融合亲情的桥梁。

    村民的“玩笑话”为何会被当真?

    “他要想叫俺说他好,就为庄上每人买辆小轿车、一人再给1万块钱。”近日,朱之文在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中的一句话,被解读为其成名后被村民索要车辆和钱财。情况确实如此吗?21日,大众网记者深入朱之文的家乡单县郭村镇朱楼村采访发现,被流传的索车要钱传言,实为彼此熟悉的村民之间的玩笑话。村民说,他们对外界的说法感到不满和委屈,朱之文成名后为村里做了一些好事,他们很感激。

    @熊丙奇:其实,这句话的语意,更倾向于开玩笑,就好比某人出了名,请朋友吃饭,朋友笑称,你得拿钱“收买”我们,否则要把你过去的糗事报料给媒体。这多半不会被当回事,可如果这位名人对此高度“敏感”,把此事公开给媒体,说自己出名后朋友都向自己要钱,就完全扭曲了事实。在各种“索捐”面前,当事人有拒绝的权利,而懂得拒绝不合理要求,以及不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淡然处之,也是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权利意识。有媒体发文称,索捐折射出人格缺陷,以笔者之见,这不单是索捐者的人格问题,还涉及被索捐者的人格。总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会受不讲理、不讲法的人影响,但绝不是由他们决定,这要看事件核心当事人的反应,他是否坚持维护自身权利,还是谨小慎微,处处看他人的眼色,投入他人设置的“道德陷阱”,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表现,才是决定社会文明走向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