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盘活撂荒地 播种希望田

09.04.2022  19:42

   杨延琴

  谚语云:“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眼下清明刚过,正是耕种的好时节,不少地方已开始整治荒地,确保让所有耕地都种上庄稼。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统筹整治撂荒地,盘活土地资源,就是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地政府要积极行动,将整治撂荒地当大事来抓。

  认真排摸,心中有数。按照干部包抓责任体系,镇(村)负责干部要深入农户,走上田间地头,利用技术科学测绘,对撂荒地进行“地毯式”“拉网式”的排摸登记,结合当地耕地信息分布图,理清撂荒面积、位置、耕种现状等情况,让“荒地台账”为复耕工作奠定基础。

  因地施策,灵活整治。对已经排摸出的撂荒地,灵活实行“一地一策”,参照已经尝试成功的“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复耕新模式,鼓励有意愿的农户自行复耕;对于无能力、无意愿的农户采取“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完善设施,科技赋能。要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完善灌排水、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同时,有效落实政策扶持,多渠道加大资金引流,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耕作条件,让土地不再“沉睡”。

  压实责任,效益优先。各地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有效落实惠农政策落地。加强对农户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让农民复耕撂荒地有钱可赚,提高耕种信心和种粮收益。

  这个春天,让我们通过“依穴施针”找出路,把撂荒地变身“希望的田野”。

稿源:新甘肃   编辑: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