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小伎俩敌不过反腐大决心
伴随着轰隆隆的“丹桂飘香”鼎沸高声,天人共桂、以酒邀月、把酒向天、虚星伴霞或是醉卧长城,已然成为应景之下的中秋怀古,送礼倒是成了理直气壮的正当其时,还真正实现了由一个民俗走向另一个“民俗”。于此之下,节日的腐败防范,成为每年这个时候纪检部门不得不紧张的问题。一个最新的消息是,9月4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做客中纪委官网时透露了中纪委已将“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列入“反四风”查处范围(9月5日《新京报》)。虽未提及是对中秋送礼歪风的“环而攻之”,但应景之意显而易见。
诞生于2014年马年春节的“微信红包”,是互联网时代在技术革新背景下所带来的潮流品,它让冷冰冰的金钱利益关系,在社交平台上展露出难得的温情,它所规避的利益尴尬,也让真实世界中人与人距离的渐行渐远,放缓了脚步,这是一次值得赞叹的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利好让相关学者曾经这样感叹“微信红包是从电商金融向社交金融转折的一个里程碑”。
如今,连送礼都跟上了这股电子商务风,如果这也算是与时俱进,那么这显然是一次尴尬的跟风。置于一个令人兴奋的电子商务时代,这样的逆流而动,更是一次技术流下的逆向出走。但是,必须厘清的是,技术革新是没有原罪的。微信红包进入“反四风”的视野,其实是失范权力在日趋逼仄的腐败道路上的横冲直撞或是逶迤择道。这与反腐势头正劲下,公款吃喝由明转暗、交易转入私人会所等表现形态日趋隐蔽化,其实是同病同症,都是在严威之下,穿上了“隐身衣”,钻进了“青纱帐”。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风行的微信红包等电子商务潮流,虽然由于行业规则和法律存在的空白,已经引发公民信息泄露以及财产安全的担忧,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四反”之下送礼新宠。这些除了说明技术革新的无选择性渗透,也印证了当权力失范,权钱交易的腐败便犹如疯长的野草,难以祛除的事实。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微信红包、电子预付卡等“送礼神器”的出现,其实早在今年“五一”前夕,中纪委就已发觉关注,但是这并不阻碍其在送礼路上“占山为王”的势头。
不过,由于其隐蔽性,此类腐败之风成为查处难点,但是,无论是“零容忍”、“无死角”之下的惩治决心,还是基于技术本原的规制和设定,似乎都可以让本就是小伎俩而来的微信红包,在一场反四风行动中,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毕竟,一段时间以来的严刹“四风”和铁腕反腐,已经对腐败歪风,形成了事实上的威慑。现代科技革新下的腐败变种,甚至可以成为倒逼反腐走向纵深的机遇。而建立于反技术的路径依赖,市场规则的厘清,让运营商对此类权钱交易进行自动过滤,并切断其“暗渡陈仓”的路子。这些的实现,需仰仗于反腐大背景下的行动精进和求变智慧。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应变或是重拳打压,姑且不论其流于事后防范的短板,在改革走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它们依然是困守于现世安好的被动应对。决心之兴起,因其偶然性和阶段性,并不能成为扼制此种趋于隐蔽的权钱交易泛滥的撒手锏。最根本的路径选择,依然在于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乃是在于以制度的精细完善,打造密不透风的反腐“高压线”和“紧箍咒”。最可期待的愿景,应是在制度性反腐机制下,被关进笼子的权力,实现从“不能贪”到“不敢贪”再到“不想贪”的转变。在此之下,集结着再复杂高端技术容量的“微信红包”,也不过是一只毫无杀伤力的“纸老虎”。
宏愿的实现,需要反腐的大决心。大决心的缘起之处,并非需要虚高的政治智慧或是不可企及的品性高度,所需要的只是权力的谦卑之心。当权力变得谦抑,并敬畏权力,这便是大决心的显现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