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为我省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28.11.2015  21:48

甘肃新闻》整期视频手机  电脑 

十二五”以来,我省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和主攻方向,加速深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环保产业体系方面增添活力,真正实现了资源不枯竭,发展添动力,为全省发展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金昌万隆公司投资新建的10万吨无机纤维材料项目现已成功试车,这个项目利用园区里其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冶炼废渣为原料,生产无机纤维及墙体保温材料,其独有的沸腾熔炼系统为我国高效产业化利用工业废渣开辟了一条新路。

记者 杨瑛:“我身后这些就是刚刚生产下线的无机纤维材料,它就是用园区里的各类工业废渣生产而成的,这些材料有保温、防火、轻便的优势,主要用于建筑行业。

金昌万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何明军:“我们主要用世界首创的沸腾熔炼技术,将冶炼废渣吃干榨尽,年生产10万吨无机纤维材料,它的产值大概有3.5亿。

沸腾熔炼技术是该项目的核心技术,采用行业独有的浸没燃烧技术和超高温余热利用系统,热综合利用率由原来传统工艺的15%提高到70%以上,彻底改变了无机纤维制造行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现状。

万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何明军:“它的成本比同类产品低30%左右,用的就是咱们园区的工业废渣、尾矿生产出来的。

在白银,投资5.05亿元的甘肃长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废旧车拆解利用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安装,这个项目建成以后,西北五省的废旧汽车和农用车将实现回收利用。

甘肃长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爱平:像这辆车我们公司经过拆解,进行分类,完了从这辆车上获得的利润能达到1000多块钱,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整个项目运行后,年处理废旧汽车4万辆,废旧农机1万辆,年产销售收入达到4.6个亿。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稳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内的甘肃天森药业的所需原料都是从动物内脏中浸提后加以分离、提纯而产生的。

动物脏器提取加工过程中,要使用大量溶剂,根据国家循环经济项目要求,企业在筹建车间、配置生产设备时,将节约和利用有机溶媒的理念充分考虑其中。

甘肃天森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雷博平:“我们现在已经能够达到有机溶媒利用的80%,从产品的成本上来说,光有机溶媒的这一部分我们能降低成本的三分之一。

动物内脏提取后所剩废渣中蛋白质和硫酸铵含量较高,为循环再利用,企业将这些废渣压榨打包处理后,送到中滩太空农业基地,作为有机肥原料。

甘肃天森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雷博平:“产品的毛利率能达到30%。我们产品的量上去了,销量增大了,成本更加降低,(降低)30%以上了。

记者 穆文娟:“我现在是在嘉峪关市的宏丰肥料公司,大家可以看到了我身边这些堆积如山的肥料。这里的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些肥料其实都是周边农户养殖的畜禽粪便加工而成的,不仅废物得到了利用,而且让公司和农户都得到了实惠。

嘉峪关市宏丰肥料公司生产主管 杨升学:“像猪粪,牛粪,羊粪等收集过来,通过有机无害化处理,我们直接生产有机肥料,直接使用于土壤,对我们企业和农户达到了双赢。

畜禽粪便加工变废为宝只是嘉峪关市农业循环经济的一种。在嘉峪关市的建兵生活性再生物质回收站,废旧地膜也经过加工后变成了有用的滴灌管子,又运用到农田里,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现农业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循环利用。

嘉峪关市建兵生活性再生物质回收站负责人 刘建兵:“我们企业主要回收农民的废旧农膜,包括地膜、棚膜,回收以后在通过加工做成颗粒,做成颗粒以后在用于做滴灌的管道,滴灌的管子,主要是循环利用吧。

目前,我省加快火电、水泥、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减排工程建设,完成黄标车、老旧机动车和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加快实施工业重点涉水行业减排和畜禽养殖有机肥加工减排工程。深化排污许可管理和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强化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定量化管理,循环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全省经济社会迈上了一条宽阔的绿色环保之路。

记者:金昌台,于渊,杨瑛,天水台,左琳,马振宇,何沛苁,嘉峪关台,徐本钰,蔺燕菲,穆文娟,白银台,曹春明,朱灵均,李冬

甘肃台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