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国际影响不敢吃狗肉,是一种崇洋媚外

16.12.2014  12:58

  港媒称,广西玉林狗肉节近年屡爆争议,但是广西商务厅12月12日官方公布二十道“桂菜名菜”中,狗肉菜肴出奇地落选。有当地餐饮业人士表示,官方应是基于国际美誉度等因素,故不将狗肉列入名菜之列。(12月15日参考消息网)

  俗语话:“狗肉不上席”,据说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唐宋时佛教兴盛,佛教虽不禁吃肉,但认为狗肉是极污秽之物,不应食用。另一个原因是宋徽宗属狗,有个叫范致虚的大臣拍马屁说:陛下属狗,但京都居然有人杀狗为业,这是对陛下的大不敬,应予禁止。宋徽宗马上降旨,严禁民间养狗为食,更不许杀狗来卖。二十多年后,北宋灭亡,杀狗吃肉不再犯法,但吃狗肉的人已经大为减少,“狗肉不上席”已逐渐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禁忌。

  据笔者了解,现在嗜吃狗肉的,除了朝鲜族外,大概就只有粤、桂、黔一带,“狗肉不上席”,但近来却常常被端上公众的“新闻餐桌”。据香港《东方日报》12月15日报道,广西官方二十道“桂菜名菜”公布,狗肉竟然出奇的落选,果然还真是应了“狗肉不上席”的老话。

  据广西省商务厅介绍,此次网络评选桂菜活动,共有50多万个电脑IP进行了投票,投票次数达200万。投票所涉及的地域涵盖了广西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湖南等少部分地区。不知道这种投票评选结果是否反映民意,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有吃狗肉传统的地区,如果票选狗肉却入不了席,是否显得有点太滑稽?毕竟这选的是桂系名菜,不是形象大使,如果代表不了本地特色,或者仅仅因为国际美誉度不佳而取消“狗肉入席”的资格,则显得有点小题大作。

  众所周知,广西有吃狗肉的习俗,特别是在玉林城区,部分市民习惯在农历夏至这一天聚在一起吃狗肉、品荔枝,以至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形成一种饮食习惯,并在每年6月21日举办“狗肉节”。参加“狗肉节”的食客们会在吃狗肉时佐以荔枝并豪饮白酒。笔者认为,作为一种传统习俗,能在民间传承,并成为一大地方特色,使人一想起狗肉就能想起玉林,这反倒是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

  不可否认,近年来,玉林“狗肉节”受到了国内外动物权益保护者的猛烈抨击,甚至还因此导致暴力冲突。但这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头上的说法,无异于一种文化霸权主义。而这种结果便是将吃狗肉这个民俗演化成了一场民意激战。笔者注意到,这次桂菜入选名菜中不乏猪鸡鸭鱼羊等,但是独缺狗肉制品。笔者想问的是,猪鸡鸭羊难道不是动物,是不是它们也不能入选。推而广之,欧洲人有吃牛肉、马肉的传统,如果有动物保护组织阻碍杀牛、杀马,那他们是不是得改变饮食结构?

  总而言之,关于这场“狗肉”之争,所有人都应该以道德和法律为底线去指引各自的行为。对于“吃狗人士”,不妨以低调态度,在考量道德因素的前提下,不要背离起码的社会良知和道义。对于“爱狗人士”,则应在法律的空间内,通过宣传、劝导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样才不会出现逾越道德和法律的现象。当然,笔者也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尽快地完善法律,让这种口水之战有个法律依据。

  文/张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