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取义当人质的“最美女教师”理当转正

18.06.2014  13:46

  原标题: 最美女教师”转正的况味解读

    秦开美 42岁,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语文代课教师,已在代课教师的身份上度过26年。6月10日上午,身带自制炸药、手枪和汽油的农民张泽清闯进秦开美的课堂,将她和52名学生劫持。约40分钟里,秦开美与其周旋,主动担当人质,说服张泽清让所有学生安全撤离。事后被网友称为“最美女教师”。(6月17日《新京报》)

  又见“最美女教师”,又显“代课老师”“临时工”身份,不一样的英雄故事,却遵循着一条相似的人生轨迹。救人于车轮之下的张丽莉,用失去双腿的代价赢得美名的同时,成功去“”。甘当人质的秦开美,成为英雄之后,她的转正问题也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当地政府透露正在讨论,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按照现有逻辑,解决起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作为对英雄的褒奖,改善她们的生活条件,改变她们的身份地位,以示对见义勇为美德的弘扬,再多的给予,相信也是众望所归。同理,对于秦开美的转正,也是近乎一致的期盼。然而,换一个角度来解读,却又难有滋味。代课教师与体制内的教师,本质都是教师,干着同样的工作,付出同样的心血,却拿着区别很大的待遇,她们之间差别不在师德,也不在能力水平,恰恰在那么一个编制的门槛。否则,秦开美如何能够在一个基层小学干了26年,两度被清退又两度被召回?

  说到底,摆在她们面前的讲台,并不是平的,左右她们的已然不取决于自身的因素,而是所谓政策的门槛,甚至是“曲径通幽”的小门,如与秦开美一起的代课老师陆陆续续都转正了。坦率地讲,撇开英雄的光环,她还是一个普通人,尤其是对于职业对于学生来说,她还是那个老师。正因为如此,一个普通人因为“时穷”人性中最美光芒的绽放,换得了一个教师应有的待遇与尊严,“英雄”成为弥合公平落差的通关名片,难免不会有些许辛酸意味。

  “最美女教师”转正不是一个人的尴尬。在“最美”成为流行语的网络时代,“最美”通常成为破困和突破层层制约的“通关名片”,既可以获得大量的奖金,也可以获得就业机会、编制、身份地位,甚至是户籍。这其中,差不多都是普通人向上通道的瓶颈。反衬出的恰恰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只是,在“好人有好报”、“英雄不落泪”的舆论气场下,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最美女教师”转正喜忧参半的况味令人纠结。我们期待每一个英雄都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褒奖,更期待所有的普通人付出同样的努力都能够到一样的公平机会,而不是让英雄的绚目建立在同为普通人前景黯淡的背景之中。应当努力健全社会规则,赋予社会公平正义,营造更利于“好人”生存的社会土壤,让普通而自然的人性光辉,回归到纯粹道德范畴,用共有的人性烛照社会,营造共同的温暖。(木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