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斌:低碳:从考卷到校园

30.09.2014  18:25

  作者:张百斌

  2011年,我从乡村的初中考入靖远县城的高中。在迎接中考的那段时间里,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复习要点,其一便是“低碳”。“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了顺利通过中考,我们摇头晃脑生吞活剥,将“低碳”的概念、意义等背得滚瓜烂熟。尽管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长期生活在乡村的我们对于“低碳”还是不甚明了,总认为“低碳”只是一个时髦的学术概念,距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十分遥远。

  果然,“低碳”出现在6月中旬的中考考卷上——政治考,语文也考!我将脑海中死记硬背的信息、试题材料中的解释综合整理,总算没有因“低碳”而丢分。记得语文试卷中要求列举现实中值得提倡的“低碳”生活方式。我搜肠刮肚写了几条:少用餐巾纸,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自备购物袋;少买瓶装水、饮料;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空调温度适宜,不要过高或过低;多植树……

  其实,当时的乡村还比较落后,什么空调啦、公交啦,我一概没有见过,更不懂得它们与“低碳”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低碳”仍然局限在抽象的理论层面,似乎“低碳”二字永远只是试卷上的概念和材料而已。

  7月初,中考成绩公布:我的总分是599.8分,比高中录取分数线高出60多分。感谢试卷,感谢“低碳”!不久,我收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8月下旬,我打点行李,告别山村,告别故乡,挤进县城,挤进高中,开始住校生活。县城毕竟是县城,有着山村无法想象的“现代化”:楼房林立,车水马龙,物资丰富,商业繁荣……当然,我也深深体会到,县城的汽车尾气、噪音等污染要比山村严重得多。令我始料不及的是,“低碳”一词也从理论到现实,从中考考卷进入高中校园。

  家长为我办了银行卡,家中定期给我的卡上打钱,我的一切生活费用都由银行支取。于是,银行自动取款机成为我经常光顾的地方。自动取款机附近的地面上,总有一些小纸片,捡起一看,原来是丢弃的打印凭条。一开始,我也赶这种“时髦”,每次取款之后都打印一张,有时核对一下打印内容,有时连看都不看随手就扔。后来,我意识到这样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卫生。此后,每次取完钱屏幕提醒客户是否需要打印凭条,我都选择“否”。这真是一个十分理想的选择:银行卡号等信息不会从打印凭条上泄露出去,也免去妥善保管或“人工粉碎”凭条的麻烦,还能节省时间,让后面的客户早点办理业务。更重要的是,这一选择让我与“低碳”、环保、节约牵手。我猛然意识到,“低碳”就在我身边,“低碳”就在生活细节里。

  住校生活离不了一日三餐。为了拉拢学生就餐,学校食堂、流动餐车都准备了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许多同学也图方便,选择这些“一次性”,吃完一扔,省去洗刷饭盒、筷子的程序。

  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组织大家学习“低碳”的知识。从“低碳”的定义到“低碳”的好处,从“低碳”到“节俭养德”,从温室气体排放量到世界气候问题,从过低碳生活到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低碳’关键在付诸具体行动。”老师的话掷地有声。他举例说,他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偶尔坐公交。进入讨论环节后,同学们各抒己见,列举出许多“低碳”、节俭的案例,也说出很多相反的做法。“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果然被大家提出来了。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中考的场面和考卷的内容。原来,“低碳”并不遥远。这次班会真有意义,从那以后,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的同学越来越少了。大家重拾饭盒、饭盆和筷子,大家见面总是幽默一句:“你‘低碳’了吗?”我突然想起两句古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4年,我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最后被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录取,所学专业是电气自动化。我的专业学习将与能源密切相关。我定将节俭贯穿于目前的学习和将后的生活中。

  从考卷到校园,“低碳”一路走来;从理论到现实,“低碳”一路走来!我也衷心期盼:“低碳”能从校园走向全社会;“低碳”能走遍全世界,成为“地球村”居民的共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