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 田园城市的风味
图①: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
图②:湿地环绕的城市一景。
图③:西夏国寺正殿。
图④:候鸟在黑河湿地戏水。
图⑤:甘州区农技人员在察看设施葡萄长势。
祁连雪山和草原景色优美。
张掖市委外宣办供图
张掖
张掖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得名,处在多姿多彩自然生态景观线与丝绸之路文明线交汇处,文化厚重、环境优美、农业发达,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称。
在茫茫戈壁包围当中,竟然有两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全市湿地总面积380万亩;大漠千里,惯看沙海浑黄,这里却有壮观的冰川雪山,有秀丽的森林草原,有奇特的“水”中沙漠,有神奇的丹霞丘陵,国家4A级景区多达11处……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说起这座城市充满自豪,“张掖既有‘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的历史风貌,又有‘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是座有田园风味的城市,是座宜居宜游的城市。”
“半城芦苇”
黑水依旧绕绿洲
出张掖城,西行20公里,风吹过沙丘,仿佛能听见黑水国的远古之声。黑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从祁连山流出,灌溉着河西走廊,贯穿青海、甘肃、内蒙古。几千年前,黑水国由此而兴。而千百年来,这片区域王旗变换,不变的则是用黑河水过度开垦,导致北部风沙肆虐,绿洲失守。
然而,最近这些年,张掖人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时光仿佛倒转,那“一湖山光、半城芦苇”的景象又重现了。
摄影爱好者白纳新在树林里悄悄等待。旭日初升,他穿行了几公里,来到黑河沿岸湿地深处,搭起帐篷,等待飞鸟的来临。“来了!来了!”飞鸟陆续落到水面,一只、两只、三只……白纳新手中的镜头开始闪动……
这是黑河中游的高台县湿地,众多鸟类栖息,也是我国天鹅、大雁等候鸟迁徙的中转站。
这样的湿地在张掖已接连成片,市域一半以上被确定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另一半则与黑河湿地相连。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3.04%,比6年前增加近4个百分点,湿地面积也增加4万多公顷,达25.34万公顷,湖泊面积由644公顷增加到1050公顷。
这是张掖6年来坚持“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这一发展理念的成果。湿地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修复难度又很大,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竟然举全市之力实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张掖市2006年就成立了黑河流域湿地管理局,严格控制湿地周边工业企业三废排放,减轻农药化肥危害,清理垃圾。2011年,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批准建立。380万亩湿地保护,只有150多个管理人员。因此,湿地管理部门对农民进行培训,让他们就地“转业转岗”。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保洁员孟元元,之前就是在湿地耕作居住的农民。2011年,她告别世代耕作的土地,搬进了移民小区。同她一起的共有28户、88位居民。孟元元很开心,“我现在在湿地公园做保洁,住70多平方米的小楼,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之前种10亩地,一年才5000多元。”
周末下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芦苇丛生,水平如镜,三五成群的市民悠闲地散步;湿地博物馆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学习湿地知识。越来越多的市民从全国各地游客的赞叹声中,感受到湿地保护对城市的意义和价值,而越来越多的游人们则漫步“湿地之城”“戈壁水乡”,沉醉不愿归去。
“半城塔影”
美景荟萃放异彩
一根中指上就能躺一个人,一只耳朵上能容八人并坐,始建于1098年的西夏国寺,寺内安放有亚洲最大的木制卧佛,佛身长达34.5米,每天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西夏国寺已历经900多年,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还依然保存完好。特别是那座30多米高的土塔,一、二层的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国内罕见,成为张掖地标性建筑。
高大的杨柳轻拂白塔,清风徐徐吹动塔上的铁马,叮咚作响。人们徜徉在宽敞的寺前广场,呼吸着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气息,可以感受到张掖人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
临泽,一个因水而名的地方,如今最出名的却是山。天是蓝蓝的,地是黄黄的,而山则是斑斓多彩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公里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红褐色,“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这里的农民过去睁眼就发愁,“养个羊子吧,连吃棵草的地方都找不到。”如今,这个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地方,旺季每天接待游客就近万人次,农民们办“农家乐”饭馆、摆小摊,年收入就上10万元。
根据资源的生态属性作保护性开发,张掖将生态、旅游、文化融为一体,打造出一系列亮丽名片:世界第二大的山丹军马场、祁连山滑雪度假、我国六大最美草原的祁连山草原,等等。去年,游客突破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6.8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张掖的GDP增量中占比已突破50%。
“半壁”制种
生态农业迈新路
甘州城外水云乡,四面芦苇三面水。让张掖赢得“金张掖”“塞上江南”美誉的,就是黑水河。这里有水就是绿洲,没水就是沙漠。然而14年前,黑河分水方案开始实施。14年来,张掖按国家要求省出2/3的用水给下游。那么,这个靠水吃饭的传统农业大市自己的发展之路该怎么走?
水资源有限,绿洲种植面积也有限,发展节水、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成为必由之路。张掖2010年设立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从单纯的高效节水向生态农业迈出了关键步伐。
绿洲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彭世腾说:“我们以节水生态为建设前提,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的要求探路作物种植。”
三北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感叹道:“张掖本来就有很好的种植玉米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里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临泽县沙河镇新民村吕怀说:“每年制种前,一签订单、钱就拿到了,种子丰收了再交给公司。收入稳定,心里很踏实。”玉米种子产业已成为张掖产业化程度最高、效益最为显著的农业“首位产业”。2011年,“张掖玉米种子”商标,成功注册为全国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张掖玉米制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产量占全国玉米大田种子半壁江山。
巴丹吉林沙漠南缘,俯身低头,可以看到沙粒的飞动。防风林带1.58万亩,梭梭林1.2万亩。在临泽县苁蓉生态农林科技公司董事长贾其煜眼里,治沙只是副产品,梭梭林底下藏着的肉苁蓉才是宝贝。贾其煜说:“肉苁蓉也是珍贵中药材,生长至少需要3年。”目前,10吨肉苁蓉贮存冷库准备全面加工。
半城芦苇依旧,半城塔影依旧,一切发展以不影响生态环境和制种产业为前提的理念,让张掖这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散发出越来越迷人的田园风韵,显示着“宜居宜游”的独特品质。也许,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该这样改一下:“最喜祁连山顶雪,直令张掖赛江南!”
人民网共享丝绸之路专题链接: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373565/386893/index.html
版式设计: 宋 嵩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3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