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湿地:天光苇影鸟飞翔 绕城秀色秋水长(图)

19.12.2015  12:10

    张掖湿地:天光苇影鸟飞翔 绕城秀色秋水长

  张掖黑河湿地生态区位十分显要

  雪山·城市·湿地(资料图片)

  水鸟翔集

  黑白分明

  张掖地处黑河流域中游,有湿地面积2104.2平方公里,跨张掖市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02%,生态区位十分显要。南依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靠巴丹吉林沙漠,处于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带,是我国西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网络的重要节点。这些弥足珍贵的湿地资源是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河西人民生息繁衍的重要依托。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前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确定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是中国今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唯一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成为中国第47块国际重要湿地。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道出了张掖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上周末的兰州,洋洋洒洒下了整整两天大雪。

  大雪将一切都覆盖在了白色之下。街道、植被、楼房,还有皋兰山,都白茫茫一片。兰州的雪都如此之大,想必河西的降雪应该更胜一筹吧。那么贯穿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定已经是皑皑白雪。去年同样是冬天,在一个滴水成冰的早晨,我们冒着零下十五六摄氏度的严寒去张掖市的城边观鸟,大片的芦苇荡被火烧出空地,当地朋友说:“焚烧后阳光可以照射到地表,为新春芦苇成长创造条件。”到4月中旬,芦苇将冒出新芽,湿地也重新将被新绿所包围。

  降雪带来的,是清新湿润的空气和清透的蓝天,是久在樊笼里被释放出来的情绪。身未动,心已远。思绪就这样随着眼前白雪之下的山峰,一路飘到了河西。

  北方的冬天,是寒冷而干燥的。一场大雪带来的除了白色,还有数以亿计的水分子。也许这些湿润的水汽正是随着寒流一路南下,来到了兰州。望着雪花片片飞舞,我却想逆行而上,寻找它们的源头。

  于是,在最为寒冷的一个深冬的清晨,记者再次踏上了西行的道路,目的地:位于河西走廊的重镇——张掖。

  因为大雪,多条高速封闭通行,记者还在担心此次西行采访之路是否会因大雪阻碍,但是好在天遂人愿,晴空在最关键的时刻,绽放了出来。

  深冬寒冷的意味,随着采访车的西行而愈加明显。虽然道路畅通,但是道路两侧的积雪已经清晰明了地说明了之前大雪的气势,一路上雪山相随,采访车的玻璃上早已结了一层薄冰,模糊了视线。出发得早,在路途中记者迎接了日出。初升的太阳,透过冰层,一圈圈折射出温柔的光,一点也不刺眼,却也没有足够的温度将冰融化。

  对着车玻璃哈气,用手指擦出一小块。远处的雪山在清晨的阳光中镀上了一层黄粉色的温柔,淡淡的,柔柔的,没有了雪山的巍峨,却多了点少女的娇羞。

  一路沿着祁连山西行,高大的山系始终处在白雪之中。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一行终于到达张掖。

  西北内陆,留给世人的印象皆是干旱而又干燥,风沙还有戈壁,可是在张掖,这个观点要被颠覆了。民国时期的大学者罗家伦的一句“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道出了张掖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湿地。

  张掖是来往河西必经的一站。早在多年以前,记者就知道这座西域古城,在荒漠的戈壁之上,因为有着大面积的湿地而与众不同。可以说,是因为有了湿地,才有了张掖这座城。想要深度感受张掖,首先就必须要了解这片带来一座城池的湿地。

  一到达张掖,记者便马不停蹄地去往坐落于张掖城区北郊的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

   无水是戈壁,有水是绿洲。在茫茫戈壁之上,有了水源,有了湿地,便有了生命与生机

  张掖,可以说一半的城市都是依湿地而建,城市的大片面积就是湿地,可谓城中有湿地,城在湿地中。

  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就建在湿地之上。整片的湿地,连在一起,形成了自然保护区。从市中心到湿地,只要短短的几分钟便可到达。当城市的高楼林宇逐渐消失,视野变得开阔,记者就与这湿地迎面相遇了。

  寒冷的天气,飘洒的大雪。当记者从坚硬的土地,踏上木板搭建的栈道,跨过座座小桥,开始走进湿地之时,期待的心情突然开始有了实感。

  走过一座座小岛,在栈道的平台处,一位一袭红衣的高挑女子在等待着记者。这是今天要带领记者探秘湿地的向导梁雅琼。一见面,年轻女子特有的充满活力的笑容,便绽放在梁雅琼的脸庞,朴实而阳光,似乎能将严冬里的寒冷驱散。

  “馆在水中,岛桥相通,水路交错”。这是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给记者最直接且深刻的印象。跟随着梁雅琼,记者一行进入了湿地博物馆。忍不住心底的好奇,“为什么张掖会有如此大面积的湿地?”“张掖的湿地有哪些功能和作用?”“湿地对于张掖人意味着什么?”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梁雅琼笑着说,跟着她在博物馆里看一圈,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答,之后实地深入湿地,才会体会得更加深刻。

  首先,什么是湿地?相信大部分人听到以后,都会说,就是类似于沼泽的地方,其实不全对。湿地,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有了科学的定义,再来看看张掖的湿地。人们一定都不敢相信,在干旱的西北戈壁,竟然还拥有湿地,而且这一片湿地的面积可不太小,足足有2100多平方公里。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具有“地球之肾”之称。在张掖境内2100多平方公里的湿地当中,天然形成的就有19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4.9%,这些数字的罗列,不禁让人惊呼,难以置信。而然,这一切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在戈壁之中的张掖会有如此大面积的湿地呢?这就要从它的名字说起。张掖的湿地,准确来说,应该是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而黑河,就是一切疑问的答案。

  既是湿地,便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水源。黑河,就是张掖湿地的水源。张掖,南靠祁连山系,每年丰沛的雪山融水汇聚成黑河,成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张掖湿地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反复交替,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滩涂,进而形成了面积如此广阔的湿地。在张掖,沙漠戈壁、雪山田畴、湿地绿洲交相辉映。无水是戈壁,有水是绿洲。形成了大西北独有的秀丽风光。

  而在茫茫戈壁之上,有了水源,有了湿地,便就有了生命与生机,有了金张掖这座千年古城。

   到了中游,也就是到了一马平川的甘州,黑河释放了全部的柔情和母性

  水是生命之源。黑河是张掖境内的一条生命之河。

  有了水便有了生物可以繁衍生息的重要条件,而且自古人类都是逐水草而居,才有了河流文明。而正是有了这一片湿地,为生命的延续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张掖,这座戈壁古城,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一直向北流去,直到内蒙古的居延海,全长928公里,横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单元。而湿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过渡带,属于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典型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共有2大类、4个类型、13种类别,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和代表性。其中,占地类型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高山草甸湿地,其次是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以及一小部分人工湿地。

  湿地成为了动植物的家园,为鱼类、鸟类的生息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人类生产生活物产的宝库。每年,这里都有大量的鸟群在此过冬,这里是我国候鸟三大迁徙的西部路线和全球八条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中亚——印度通道的中转站,也是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内,记者看到,除了介绍湿地,湿地孕育的生命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翅膀张开足有三米的老鹰,灵动的天鹅、野鸡、野牦牛、白唇鹿、雪豹依次在博物馆里守卫着领地。乍见之下,让人不免一阵胆颤。

  这博物馆内竟有飞禽走兽!眼睛都瞪得溜圆,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原来,这些都是依赖黑河湿地的生命,之所以如此栩栩如生,那是因为这些都是标本,而非人工材料制作。声、光、电多维一体地了解了湿地,让记者忍不住想要实地去感受一下。再次走出博物馆,空气冰凉而清冽,眼睛都快要沁出泪水来。

  有水,便有了灵气。古城得以延续,新城飞速发展。

  张掖自古便有一句俗语:半城芦苇半城塔。曾有人这样解读:没到过张掖的人可能难以相信,芦苇这种水生植物会在地处干旱荒凉的河西走廊扎根且茂盛。张掖虽说干旱少雨,但穿境而过的黑河对其却格外关照。上游的黑河纵情嬉戏于高山峡谷中,水资源基本无法利用,而到了中游,也就是到了一马平川的甘州,黑河则释放了全部的柔情和母性。

  穿行在芦苇荡中,三四米高的芦苇摇曳着,早已将人群淹没。较为平坦的芦苇荡中,随处可见鸟儿掉落的羽毛,搭建的巢穴,运气好的时候还能依稀看到孵化幼鸟之后的蛋壳。

  梁雅琼给我们提供了一组数字,近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大白鹭、白琵鹭、遗鸥等水鸟逐年增多,特别是近期通过监测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达57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大天鹅等其它湿地水鸟达1000多只,成为当地有监测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即使是零下十多摄氏度的气温,记者居然还遇到了五六对拍摄婚纱照的新人。虽然寒风烈烈,让人不由自主地裹紧身上的冬衣,但是,一对对新人,却无惧严寒,在金黄的芦苇荡中,留下他们幸福生活的笑容。

  从小就在黑河边长大的张掖人,对于同样也是这条河流繁育的湿地,充满着深厚的感情。梁雅琼说,张掖人的婚纱照,十对新人中起码有九对会在这片湿地取景拍摄,湿地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张掖人的生活,融入了张掖人的骨血,融入了张掖这座古城的精气神。

   张掖城内曾水多、泉冽、湖广,颇具江南水乡神韵。

  一地的文脉与泉流苇池相伴相生,润泽甘州数百年

  看着鸟儿或一对对浮游水面,或一行行翱翔蓝天,让我们真的不相信自己是身处河西。

  追忆一下张掖的历史、名字的来历,无不与这水有关系。

  张掖古称甘州,甘州之名始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恭帝元年。《府志世纪上》载:西魏废帝三年改西凉州为甘州。或曰以甘浚山名,或曰以甘泉名。

  张掖城内曾水多、泉冽、湖广,颇具江南水乡神韵。只是水湖大都在城市进程中被填平了,摇曳着水乡风情的芦苇塘也寥寥无几。让张掖拥有甘州之名的甘泉也已无从找寻。所以,在甘泉公园看到那喷涌的泉眼、粼粼湖水和茂盛的芦苇,会让人唏嘘不已。

  就是这样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甘州”变“张掖”,这话还得从公元121年西汉时期说起: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胜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汉书》中说:“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隔绝匈奴、南羌,断匈奴右臂。”《大明一统志》载: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张掖,由此成为河西重要的“军事补给站”。

  而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醉心于此,在张掖当地居住了一年之久,并在他的行纪当中,详细介绍了当时张掖的富庶,这里的人们也没忘记这位喜欢周游世界的威尼斯人,专门在欧式一条街上为他树立了一座雕像。

  明朝时张掖扩建城墙,因为当时非常富庶,人们将甘州夯土城墙里外都用墙砖包了一层。可时至今日,我们只能从幸存的一段不足百米的失去了城砖的夯土残墙上,去想像这座据说在当时整个西北地区仅次于西安城墙的甘州古城墙的宏伟壮观了。

  明清时期的甘州城按照史书的记载,仍然是水乡的风韵,按照《甘州府志》所绘的《甘州府城图》可以看出,标于图上的连片苇池就有六处之多,且多纵贯南北,加上涌泉暗流形成的小溪水塘,水域面积居然达到整个城区的三分之一,北大池、南大池、甘泉池、西水塘、水晶宫等都是当时有名的水域,其中甘泉最为有名。甘泉原本为南城墙下流出的一泓清泉,分为两翼,被誉为文流武派,至城北建池汇合,并立牌坊,题额:“文武一道”,除此之外,城中还有“瀵泉”,瀵的意思就是泉水由地面下喷出漫溢,“凡八九(处),就地涌出,汇为巨池,多生蒲苇”,当时有许多府衙就建于池旁泉上,或引水入内,布景筑园。史载:“时。天山、甘泉两书院中间一池,昼则弦诵相闻,夜则灯火相映,甘之人文,自是日上云。”一地的文脉居然与泉流苇池相伴相生,而润泽甘州数百年,不禁让人抚卷赞赏不已。

  而作为湿地标志性的植物芦苇随着季节变幻出多彩的形态,也赢得当时的文士写下无数锦绣的诗文。“苇溆秋风”成为当时文坛题咏唱和,以纪风物的“甘山八咏”之一,不写这样的诗文,意兴都会萧索。

  芦苇留给人们的不仅是连绵不尽的诗意,它也是古甘州人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由于甘州城内外周边湖泽广布、芦苇丛生、荻草成林,刍草就成为甘州赋役征收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自然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域特点的举措,也从侧面说明张掖苇草的生产量和草蓄的繁盛,按照现在的观点,更是说明张掖的民众得到了上苍的恩赐——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

  梁雅琼还悄悄告诉了记者一个好消息:就在最近,张掖黑河湿地跻身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行列,成为我国第47块国际重要湿地。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