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民间小戏
木偶皮影
木偶、皮影最早流行于南宋末年,明朝时传入张掖。明初,朱元璋大规模向西部移民,木偶、皮影随着移民由秦晋一带传到张掖。木偶艺人一般都兼演皮影,白天演木偶,夜晚演皮影。
张掖的木偶皮影戏班先后有三个。最早是清道光初年创建的“双盛班”,已有六代传人,第一代是王加才(艺名铁柱子),第二代铜柱子(姓名不详),第三代王用才,第四代邵延年,第五代邵长年,第六代邵学仁。道光年间创立的还有一个皮影班,领班人杨杰,后来其重孙杨德望于宣统三年又增添木偶,改名为“义和班”。第三个是光绪三十四年由魏学富、魏学剑创建的“全盛班”。
木偶皮影戏班的演出,一是演庙会戏,每到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间节日,都有较大的村庄请戏班去演出。二是乘农闲时走村串乡流动演出。三是派人到附近临县山丹、民乐等地联系,在较大的村寨演出。木偶皮影戏的唱腔多为秦腔,剧目也是秦腔传统戏剧,一人演唱多种角色。过去的木偶皮影戏很受群众喜爱,有民间俗谚曰:“杨家的影子王家的戏,铁柱子的泥头子(木偶)赛过大戏。”杨家的影子是指道光年间杨杰创办的皮影班,王家的戏是指王志兴创办的秦腔戏班子,铁柱子的泥头子说的是铁柱子(王加才)、铜柱子的“双盛班”木偶剧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双盛班、全盛班和乐义班经整顿后,在自愿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集体性质的“张掖县前进木偶剧团”,在张掖城乡和民乐等地演出。1956年参加全区会演,受到奖励。1957年出席全省木偶、皮影会演,上演的木偶剧目《黄鹤楼》、《拿潘洪》获一等奖,《取成都》获二等奖,皮影戏获三个二等奖,剧团获集体二等奖。同时,还学会了电光布景,挖掘大本历史剧15个,丰富了演出节目。1960年后,进入三年困难时期,演出终止。之后的社教运动中,前进木偶剧团被撤销。上世纪80年代初,原前进木偶剧团的邵学仁、邵学信、邵学礼等人又重整旗鼓,召集剧团旧人,再次上演木偶戏,并在县文化馆后边的大佛寺巷里搭建起剧场,一度出现热闹景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旧戏剧迅速走向没落,木偶剧团勉强支持一两年后,再度陷入困境,终于自行解散。
眉户剧
眉户剧起源于陕西秦岭山下的眉县一带,清代后期传入张掖。清末(1898年前后)张掖小满甘城子有一个眉户剧团,由著名艺人阿吉儒创建。阿吉儒原为县衙书吏,因酷爱民间小戏,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中年以后离开县衙,组建起剧团,沿四乡演出,形成了张掖眉户戏的鼎盛时期。阿吉儒之后,又有冯金桂、张才等继续演唱。
眉户戏曲调自由,乐器简单,演员不多,可以自拉自唱,演唱时还可以兼收并蓄,自由发挥,因而深受民间喜爱。张掖流传的眉户戏有《兰桥会》、《张良卖布》、《周腊梅告状》等。主要曲调有“岗调”、“越调”、“西京”、“紧诉”、“慢诉”、“五更调”、“银纽丝”、“剪剪花”等,演唱形式比较自由。
秧歌剧
秧歌剧又名“地蹦子戏”,是民间社火中继“大场子”“小场子”表演之后演出的小戏。地蹦子是由丰厚的秦楚历史文化多年积淀而成,在传统形式上属于一种小生、小旦、小丑等角色行当进行表演一定故事情节的小戏种类。地蹦子从隋朝流传至今,大约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张掖民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种表演形式灵活、简便,不受舞台、灯光、布景、道具、人员的限制,一般只需两三人或五六人即可开场。张掖地蹦子戏的演出剧目一般较为短小,如《小放牛》、《下四川》、《小姑贤》、《张良卖布》等折子戏,基本套路有:《五福梅花》、《二龙戏珠》、《三环套月》、《四门斗地》、《斜插柳》、《盘缠儿》、《黑虎掏心》等几十种。
地蹦子戏以张掖当地民歌俗曲为基本腔调,又吸收了秦腔、眉户的音乐成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戏音乐结构也很简单,主奏器乐为二胡、板胡;打击器乐以小铃、板鼓为主。其价值在于演唱平直朴素、风趣幽默、音韵和谐,既古朴通俗,又不失民间的生动鲜活,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大秧歌传到张掖,进一步丰富了张掖秧歌剧的形式。“文革”过后的新时期以来,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蔚然成风,特别是每到春节,新社火遍及广大农村,市区文化部门也在节日期间举办大规模的社火调演,大大促进了秧歌剧的发展,秧歌剧已成为民间小戏中的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