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略

12.06.2015  18:09

  原标题:我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略

   中国甘肃网6月12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记者 张宏勇)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国家发展之根。对于生态环境脆弱而严峻的武威而言,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安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0年以来,市委审时度势,科学提出并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环顾如今的武威,防沙治沙造林绿化、推进主体生产模式、实施“下山入川”工程、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全市的重点发展举措,都深深地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全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正与武威经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做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武威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治理形势严峻。作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武威的生态战略地位特殊而重要。

  2010年以来,我市前所未有地把目光从发展经济移向经济与生态共赢——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抓好防污、节水、造林、治沙四个重点,着力构筑甘肃、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

  历史清楚地记录了5年来,我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多措并举保护生态,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穿和深刻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

  2010年5月,市委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全民工程,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问责制,背水一战,全力攻坚;同年11月,市委召开二届七次全委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决议》,并根据实际提升完善为“生态立市”战略;2011年,市委自加压力,努力争取将后10年治理措施调整到前5年实施(2011—2015),全力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同时,围绕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科学地进行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优化“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布局,统筹抓好“防污、节水、造林、治沙”重点,建立完善“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

  以此为指导和遵循,我市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抓住中央和省上对武威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支持,推动以石羊河流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坚持干部义务压沙制度,严格落实“五禁”规定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措施,探索建立集压沙修路、造林绿化、工业治沙、生态农业、扶贫开发“五位一体”的沙产业发展模式,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着力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屏障行动,使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夏日的青土湖,22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蔚为壮观,空中水鸟翱翔,芦苇随风摇曳。此景令人难以想象,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水干风起、流沙肆虐的风沙口。青土湖的重生,就是武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最生动的写照。

  从湖泊重现的青土湖、梭梭成林的老虎口,到黄案滩自流井、芦苇荡,这一切,得益于我市扎实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也有力地佐证着我市以石羊河流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保护治理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2010年10月23日,蔡旗断面过水量首次实现了2.5亿立方米的规划目标;2012年蔡旗断面过水总量达到3.48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0.85亿立方米以内,提前8年实现了《规划》确定的“两大约束性目标”;2014年蔡旗断面过水总量达到3.19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0.86亿立方米以内,青土湖形成了22平方公里的人工季节性水面;地下水位由2007年的4.02米上升到2014年的3.2米,升高0.82米,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提前6年实现了国家规划确定的2020年生态治理目标。2014年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通过了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估。据国家气象资料记载,1981年到2010年,民勤县沙尘暴年平均次数为17.9次,2011年至2014年平均不到1次。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本,生态之基。市委创新提出破解“资源性和结构性缺水”问题,按照“压减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节水增效之路。

  5年实践证明,建设节水型社会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用水总量由2009年的18.36亿立方米下降到2014年的15.82亿立方米,减幅13.8%。农业、工业、生态、生活用水比例由2009年的80.9∶9.9∶5.7∶3.5调整到2014年的66.9∶15.7∶12∶5.4。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区武威项目顺利实施。2013年我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赢。2010年至今年5月,全市新发展设施农牧业66.6万亩,累计达到80万亩;新发展特色林果业142.26万亩,累计达到155.5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达到1亩,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设施农牧业。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34元,比2009年增加3862元,增长97.2%。

  一畦畦麦草方格无尽延伸,黄沙被牢牢紧锁其下,一坡坡梭梭等沙生植物在沙海间蓬勃生长,一丛丛、一簇簇绿色向远方延伸……站在凉州区红水河百里生态经济长廊观景点,放眼望去,昔日的沙地变成了绿色的长廊,生机无限、美丽壮观。

  这是我市坚持与风沙展开不懈斗争的生动实践。5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保护、建设力度,坚持防沙治沙和造林绿化常抓不懈,数十万亩的荒滩沙坡如今披上了绿装,曾经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好转。

  武威是全省乃至全国荒漠化和沙漠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3317万多亩荒漠和沙漠化土地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6.5%。治沙保生态、播绿护家园,成为武威人民建设美丽武威的共识。

  2010年以来,全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加大治沙造林工作力度。

  2010年秋,一场干部职工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建设的治沙造林会战正式打响。市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在沙海间铺方格、筑屏障,压沙播绿。5年来,干部职工义务治沙造林已成为一种常态。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市上下治沙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美丽武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从坚持干部职工义务压沙制度,到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冰川及高山湿地和旱区湿地恢复,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工程,全面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创造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奇迹,我市防沙治沙和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了金色大道、红水河百里生态经济长廊等一大批高质量的造林绿化样板工程。

  今年初,为加快构筑和完善防沙治沙生态屏障,市委开始实施甘蒙省界防沙治沙大林带建设工程,利用今明两年时间,在甘蒙省界武威绿洲北部和东部营造一条长480公里、宽100米的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入春以来,在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甘蒙省界民勤、凉州、古浪段,挥锨压沙、推沙筑路,防沙治沙大林带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快速推进。

  2010年至今年5月底,完成人工造林270.4万亩,是2009年前总量的83.4%。累计完成治沙造林95.7万亩,平均每年完成近16万亩。完成封山(沙)育林草180.3万亩。治沙生态林承包到户180.9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到932.3万亩,森林覆盖率(有林地)由2009年的12.06%提高到现在的19.5%。全市湿地总面积达到156.3万亩,居全省市州第4位。

  武威,在“生态立市”战略的指引下,高举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前行的步伐愈发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