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山丹县科技助力农民增收

17.12.2015  12:26

时值冬日,外头一片天寒地冻,山丹县清泉镇西街村常怀青家的蔬菜大棚里却是另一番天地,掀开大棚帘子,绿油油的韭菜进入视线,常怀青夫妇正忙着给韭菜施肥、养根,一排排齐整的韭菜在阳光下显得越发嫩绿。

现在正是韭菜上市的好时候,每斤能卖到2.6元,每年这个时候还有好多客人直接来棚里订呢。”常怀青笑呵呵地说。

近年来,山丹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全县扩大特色种植规模,山丹人自产的双孢菇、油葵、杏、梨、葡萄等特色作物纷纷涌上当地百姓的餐桌,常怀青家的韭菜就是其中之一。

别看我的棚不大,只有六分多地,光这两个多月就能出四茬,每茬能产2200多斤呢,这个棚我都已经种了十多年了。”常怀青说。

记者注意到,大棚往里些有几排韭菜已经割完了,只剩些矮矮的菜根,常怀青告诉记者,那些是早上才割完的,他的妻子王英正往上面施肥料,再过15天左右割完的地方就会又长出新的一茬。

我们一般在阴历三月初养根,到天冷前移栽,十五到二十天割一茬……”提起自己的 “种菜经”,常怀青打开了话匣子。

据常怀青介绍,他每年夏天把韭菜的根养好,天冷的这两三个月出韭菜,每年的韭菜质量都很高。

几年前镇上派了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种菜,村里的人都按照技术员指导的方法种,种出来的菜总是又好产量又高。”常怀青感激地说。在常怀青家大棚的周围还林立着十几座蔬菜大棚,分别种着韭菜、油菜、西红柿等。

该县建成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8个乡镇培训基地为依托,创业长廊、创业示范基地、创业示范龙头企业、农民创业园为实训主阵地的培训平台,培训百姓紧需实用的技术,指导群众突破传统作物种植模式,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生产。

为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该县还始终围绕 “科技助农、产销一体”的新路子,形成产销流通 “一条线”。常怀青说,自家的韭菜一般直接运到县城南关菜市场去卖,很近还方便,不愁找不到销路。

我打算继续把韭菜种下去,闲余时间再到县上开的培训班学点别的技术,拓展一下自己的创业思路,为今后创业打好基础。”常怀青信心十足的说。(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