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扶贫互助协会有效发挥致富增收作用
2014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突出产业支撑,大力发展贫困村产业扶贫互助协会试点工作。县财政专门拿出1250万元,以东部马鹿、闫家、恭门、平安、张棉、刘堡6个林缘区乡镇的25个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村为主战场,以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为目标,重点围绕畜牧养殖业,通过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因地制宜 、精准扶持,整合资源 、加大投入,严格管理 、规范实施,高标准建立村级产业扶贫互助协会。
产业扶贫成效明显。依托资源优势,调整畜牧产业内部结构,通过冷配、种草补贴等扶贫方式,发展以能繁母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畜牧产业,并围绕产业建养殖村促养殖,组织行业协会促流通,使贫困农户参与到畜牧产业化经营之中,并通过扶贫示范户和扶贫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为贫困人口创造就业和发展生产的条件。目前,已在刘堡乡赵湾村、张棉驿乡东峡村、平安乡磨马村、恭门镇杨坡村、闫家乡车古村、马鹿乡龙口村6个试点村建立扶贫互助协会。至目前,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333.7万元,发展会员320人,扶持会员140户,发放借款270万元,购进基础母牛226头,良种羊200只。
扶贫到户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截止2014年上半年,全县扶贫互助协会累计发放借款270万元,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养殖业,受益农户140户。在产业扶贫的同时,县扶贫办等单位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和部门挂点帮扶活动,每个整村推进贫困村都有驻村干部和后援后盾单位挂点帮扶,每个贫困户都有县乡干部挂钩帮扶。深入开展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2000人次。
贫困村村级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创新扶贫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村级组织建设上台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采取信用扶贫方式,提高贫困村村民自我管理 、自我组织 、自我发展的能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农民。全县25个扶贫互助协会已全部启动资金运行,由于资金运行安全 、发挥效益好,扶贫互助协会受到市县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