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寺村“新鲜事”“清扫垃圾”成村民新规

04.11.2014  03:26

张家寺村民齐心协力修缮基础设施

    10月27日,天刚微微亮,榆中县马坡乡张家寺村一社村民裴如懂提着扫帚簸箕在自家门前屋后开始了一天的清扫。扫门前、清马路、铲垃圾、运树叶……在半年的时间里,这一系列的工作,对于裴如懂和所有张家寺村的村民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项习惯。“哪一天不把村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就感到浑身不舒服!”裴如懂说。据了解,自“双联帮扶”活动开展以来,位于马啣山二阴山区的马坡乡张家寺村悄然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清扫垃圾、美化家园成了所有变化中最明显、最新鲜的事儿。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搞卫生,把村子清扫干净,这对于张家寺的村民来说曾一度是件新鲜事。马坡乡张家寺村位于榆中县马啣山北麓山脚,是榆中县较为偏僻的村庄,也是2014年的马坡乡整村脱贫村之一,由于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多为人畜混居,粪堆、草堆、垃圾堆成了这里出了名的“三堆”。村道低洼不平,一到雨季,更是泥泞不堪,出行困难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市发改委、榆中县政府办的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张家寺村调研,把张家寺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和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联扶工作的有利抓手,探索建立了一条符合村情民意的农村卫生清洁长效机制,建立“户清扫”、“社清理”、“村收集”的三级联动机制。

    “我们以村规民约的方式,规定大家天天自扫门前垃圾,确定专职保洁员,对各家各户垃圾进行清理,送至垃圾池内,村出资购买垃圾清运车,指定专人将垃圾统一运送至垃圾处理点,定期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填埋。”说起村里的“”规,张家寺村包村干部孙小娟介绍说。

    随后,随着包村干部,记者走进了张家寺村新建的村委会里,村委会里热闹非凡,村民和村委班子成员正在商议着“村里新建成的250平方米幸福养老院该怎么运营”,大家各抒己见,村民不断地提着各种意见,村委会成员记录着。“这样的讨论,在我们村子是常有的事”,这也是我们村子脱贫致富的绝招。”包村干部孙小娟告诉记者。

    原来,张家寺村在双联及整村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扶贫规划由农民参与修订,扶贫资金由农民参与管理、扶贫项目由农民自主管理、长效机制由农民自己遵守、基础设施项目由农民自主实施,不仅解决了建设“新农村”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通过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张家寺村彻底改变了贫困村的面貌。

    “看,这2000平方米村文化健身广场就是我们全村村民投工投劳自己建成的,还有已完成村庄绿化1100棵,修砌河道1000米都是我们的劳动成果”,指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村子,村民裴如懂自豪地说。

    张家寺村的变化是榆中县在双联工作中充分发挥村民主动性改变自己村子面貌的一个例子。“张家寺村变美了”,这让很多其他村子的村民看到了希望。自2012年“双联”活动开展以来,榆中通过“输血”+“造血”,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据了解,自2012年至今,榆中县已解决27.33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行政村道路硬化率80%,新修梯田9.558万亩,建成村级商贸服务社38个,万村千乡综合服务超市70个,建设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2座,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9座,新修标准化村卫生所30所,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684户。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0元,增幅为15.16%。

    “双联”行动是一个突破口,突破了榆中农村多年来的发展瓶颈,为贫困村打开了一扇发展之门,再入张家寺村,规划整齐的绿化带,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已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模样!    □首席记者杨贵智特约记者郭云莲文/图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