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刊发魏宝君厅长署名文章:适应引领新常态推动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16.03.2016  16:18

 

 

适应引领新常态推动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魏宝君

 

      本站转自甘肃日报     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结束后,省水利厅立即掀起了学习研讨班精神的热潮。厅党组专题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认真传达学习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等省领导的重要讲话和辅导报告精神。党组书记、厅长魏宝君带头发言,畅谈学习体会,对新常态下甘肃水利工作如何看、怎么干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新常态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是水利工作的重要遵循。

 

        一、认识新常态,必须更加坚定加快水利发展的信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科学谋划了“十三五”期间各项工作,明确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具有内在必然性。新常态之“”,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意味着相对稳定。在近期省委举办的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省领导结合甘肃实际,对经济新常态做了深入解读,强调要认识新常态,辩证看趋势。明确新常态下增速要换挡,但绝不意味着允许失速;新常态下结构要转型,但绝不意味着推倒重来;新常态下动力要转换,但绝不意味着非此即彼;新常态下难题要碰头,但绝不意味着机遇式弱;新常态下适应要迅速,但绝不意味着一蹴而就。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家和省上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定位,看到经济发展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更趋平稳,动力更为多元;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经济新常态下,水利建设具有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不会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的优势。国家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柱,部署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水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和建设黄金期。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坚定水利改革发展的信心,把全省水利工作放在经济新常态的大局中去谋划,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率,更好发挥水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更加注重水利发展的质量,进一步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更加注重水利改革的成效,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适应新常态,必须贯彻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央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创新就是要全面推进治水思路理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注重行政推动向坚持两手发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变。协调就是要紧紧围绕省上“3341”项目工程、“1236”扶贫攻坚行动、“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13685”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等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水资源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适配性、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绿色就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红线的刚性约束作用,以用水方式转变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推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放开水利建设市场,学习先进的经验为我所用,提升水利质量和效益。共享就是要在水利改革发展中体现效益,惠及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引领新常态,必须全面深化水利领域各项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说:“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因为对于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广泛探索,通过变革打通道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从我省水利工作看,我们一直在坚持改革与发展双轮驱动的做法,持之以恒抓水利改革,按照“项目搭台、改革唱戏”的思路,融合推进水权、水价和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以水权制度奠基础,以水价改革增动力,以投融资添活力,以水管改革促激力的水利改革格局,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水利改革之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我们敢于涉险滩,使改革步伐迈得开、走得稳。全面认识改革的联动性和融合性,抓好《深化水利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水利改革的落脚点在基层,尽快制定下发《关于全面深化县(市、区)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县(市、区)水利改革工作提供重要指导,紧紧围绕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改革措施,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协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抓好疏勒河流域全国水权改革试点工作,尽快出台水权水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组建流域或区域水权交易中心。复制推广民勤、高台5县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功经验,选择金塔、甘州、永昌、榆中、靖远5县开展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全省面上推广做好准备。尽快制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在大中型灌区率先实施。推行水利工程专业化、物业化、社会化管理,鼓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在抓好凉州、白银、武都3个全国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的同时,将此项工作先期在陇南市全面推开。

 

        四、把握新常态,必须坚持完善水利投融资机制

 

        认识新常态是前提,适应新常态是基础,引领新常态是关键,而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突出重点,紧密围绕水利改革发展实际,顺应形势和发展要求,把握水利新常态。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是补短板的重要方面。对甘肃来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大短板,水利投入不足是最大制约,这是甘肃水利工作要破解的首要难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水利列为八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明确水利要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并配套出台了吸引社会资本、使用专项过桥贷款、设立专项建设基金、用好抵押补充贷款等支持水利建设的一系列政策;省委省政府在“6363”水利保障行动方案中,确立了实行水利项目资本金制度、设立水利发展基金、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开展水利项目直接融资等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们有效破解水利投融资难题提供了良策。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新常态下水利投融资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学深吃透、用足用好各项利好政策,筹集更多资金用于大规模水利建设。要落实“建管合一”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企业化的项目实施主体,为承接金融贷款和社会资金创造条件。要严格执行水利项目建设资本金制度,尽快设立水利发展基金。深度整合水利优质资产,积极鼓励市县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直接融资、资产租赁、发行企业债等多种途径开展资本化运营,激活水利建设一池春水。

 

        五、落实新常态,必须牢固树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新常态意味着新考量、新常态蕴藏着新跨越、新常态催生新动力。认识、适应、引领和把握新常态,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水利人要按照好干部的标准,政治坚定、勇于担当,不折不扣执行新常态赋予水利的任务和要求,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向省委省政府看齐。要着眼形势和任务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成为抓落实的行家里手。践行“三严三实”,在工作上要雷厉风行、抢占先机,加快补短板、夯基础、促改革、增动能,增强发展韧性,提高发展水平。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方法化解各类矛盾,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打破前进中的壁垒,用改革创新的理念引领事业的发展。按照“3783”主体责任体系的要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落实。守住党纪党规的基本底线,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使水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在强化教育中明底线、在遵纪守规中筑底线、在执纪监督中敬底线。进一步深化源头治理,逐步完善水利行政审批、项目安排、投资计划、基建程序、资金监管、质量监控、安全生产、水政执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水利纪检监察、行政监督以及内部审计、稽查、财务等专业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强对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保障新常态下水利改革发展的健康有序。

 

        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行动投身到新时期大规模水利建设中。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在重大举措贯彻落实中不动摇、更坚定,在具体工作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形成推进水利事业发展的工作合力和强大动力,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提供坚强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