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项目兴产业办实事促增收

04.02.2015  02:42

    李家沟村是皋兰县九合镇的一个山区村。这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平均降水量只有260mm,非常干旱,群众祖祖辈辈都从事旱作农业,在小块平地和山坡地种一些旱桃、旱砂西瓜、地膜花生等。这是一个很小的山村,全村只有117户437人,耕地面积1600多亩,人均耕地3.5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71元,总体上比较贫困。在市政协“双联”行动的帮扶下,李家沟村引进项目12个,项目投资多达1000多万元,建成了文化广场、医务室、太阳能路灯、自来水入户等基础设施。如今,村民的收入达到了人均7000元。

    其实,市政协作为组长单位,还承担着协调市属22家单位做好皋兰6个乡镇18个自然村的“双联”工作的责任。而李家沟村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村庄。据悉,在过去的一年,市政协紧紧围绕落实“六个结合”和实施“三大工程”,紧盯皋兰2014年实现整县脱贫的目标,积极为帮扶村皋兰县九合镇李家沟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协调劳务输出,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从联系李家沟村开始,市政协领导就带领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和每一户群众家庭,与农民群众和村干部谈心,很快摸清了导致李家沟村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一是交通不便,这里山大沟深,唯一的一条出山路是早年修建的便道,路况差,群众去一趟县城要几个小时。二是电力设施跟不上,这几年群众搞了一些小加工,但电力不足,机器都带不起来。三是没有水源,群众一直吃窖水,天旱时要买水喝,一吨水10块钱,至于农业用水更谈不上了,全村没有一亩水浇地。有的群众想扩大养殖业,但没有水源,很难养更多的牲畜。这些原因造成了李家沟村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协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作为关键因素,选准了四个方面的突破口开展帮扶。这四个突破口就是: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电力改造、特色农业。据统计,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市政协共为李家沟村引进项目12个,项目投资多达1000多万元,包括李九公路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电力设施改造、灌渠改造、人畜饮水工程、村庄绿化、村容环境整治、文化广场建设、医务室建设、太阳能路灯、自来水入户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李家沟村产业基础条件得到显著加强,环境面貌全面改善。其中,连接李家沟到黄羊头收费站的李九公路,已协调资金430多万元,完成了9.8公里路基建设。当地干部群众说这将是一条真正的致富路;投资55万元的自来水入户工程,使世世代代喝窖水的农民群众第一次喝上了自来水;投资42万元建成了村民文化广场,添置了篮球场、羽毛球网、健身器、乒乓球台等设施,使村民第一次有了环境设施比较好的活动场所;投资100万元的村容整治项目,改变了原来尘土飞扬、垃圾遍地的村容;实施的电力改造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生活用电,还满足了水利灌溉和小加工企业用电。还有投资达500多万元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整理开发土地680亩。

    “农民要富,政府要干,干部要下,社会要帮,形成联系帮扶的合力。”市政协主席王冰说。市政协将继续发挥政协组织联系面广、政协委员中经济科技界人士多的优势,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和惠民工程,着力培育富民产业,继续扶持李家沟村种植红沙洋芋、旱砂西瓜、花生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帮助发展养殖业,扩大参与面,建立养殖业合作组织,形成适度规模养殖;培植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帮助出谋划策,寻找合作项目,促成联合,实现双赢;利用冬季农闲分批次培训农村种养技术人员,开展科学种养知识技能培训。 记者邵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