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为会宁灌区带来发展契机

13.11.2015  11:56
   

  本站讯(胥廷华报道) 地处我省中部干旱的会宁县,属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不到30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了3000毫米。长期以来,会宁县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发,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人均资源量的1/7,全国的1/10,全县50多万群众摆脱不了靠天吃饭,全县77%的群众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

作为甘肃最为干旱的贫困地区之一,当地干部群众对引洮工程也是翘首以盼。

2014年11月8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试通水。我省中部干旱地区群众期盼了半个世纪的梦想终于变成实现。清澈的洮河水穿越百余公里的总干渠和65公里的引洮二干渠,流入35公里的关川河峡谷,于11月12日到达会宁头寨子镇马家堡村,当地的干部群众翘首以待,在渠道两旁、田间地头鸣放鞭炮,当年的老引洮人含泪相迎。会宁干渴的土地从此告别了干旱缺水的历史,新开发的1.7万亩农田得到灌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变。

引洮一期通水——给关川河灌区带来生机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受益的会宁县头寨子镇关川河灌区,所辖村为头寨镇马堡、牛河、头寨、成牟等4个村,灌区受益人口10255人,共有耕地2.84万亩,为更好发挥引洮工程效益,村民自愿将数千亩的老化果园、沙田推平,已经开发水浇地1.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0%;其中新建成渠、路、林、田配套农田6000亩,为发展高新农业种植,开发出了一片新天地。

马家堡村60岁的农民杜得永是引洮灌区的受益者,他感激地说,“引洮工程,是党和国家造福我们会宁干旱山区群众的德政工程,上世纪祖辈们已经付出了,但没有成功。现在引洮工程我们看到了,也参与了。我今年60    岁,还能享受20多年。最可喜的是,我们的子子孙孙有享不尽福”。

引洮一期工程让会宁新灌区发生巨变

—— 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产业。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通水,给头寨子镇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契机。充分利用当地农业人口多,流域面积大,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等地理优势,通过对适宜苹果栽培生长的经纬度、海拔、气候及昼夜温差科学指标的调研分析,充分利用洮河水资源优势,提出把果品产业开发作为全镇的特色产业和亮点工程来抓,按照“人均一亩果”的发展目标,今年在县发改局和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启动实施了优质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新增果园10000亩,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

—— 加快农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会宁县头寨子镇紧紧抓住引洮一期工程通水的发展机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公司带动、协会推动”的措施,推行“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快推进苹果产业化进程,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依据1236扶贫攻坚计划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坚持“先示范、后推广”的思路,在成牟村动员农民,将500亩土地流转给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体所有,用于果业发展,全力打造关川河流域林果业种植基地;在牛河村将2014亩土地流转给甘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集约化经营,并引进种植了优质苹果树苗,用于果业发展。2015年,新开发种植的连片果园,果树长势喜人,成活率在98%以上。看着清洌洌的洮河水灌进了苹果地里,承包这片果园的会宁县甘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玉珊自信地说,“这片果园一年栽种,两年成长,三四年就能挂果,每亩果园除给土地流转的农民补偿600元之外,村里的群众也不用去外地打工,在果园里干活一年还能挣几万块钱。

三是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民收入。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通水以来,会宁县全力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方式,在关川河引洮灌区全面推行节水灌溉,通过自流和泵站提灌、滴灌等节水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灌溉,东支渠通过泵站提灌进行灌溉4000亩,西支渠通过自流进行灌溉13000亩。今年全镇发展节水灌溉总面积4814亩,其中,成牟村推行滴灌2800亩,牛河村推行滴灌2014亩。2015年头寨子镇春灌、夏灌、秋灌分别灌溉7200亩、14000亩和16000亩,3轮次亩均用水量约150立方米,灌溉总用水量约558万立方米。

洮河水今年首次浇灌旱塬黄土地,使这里的粮食产量实现剧增,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据当地农业部门实测,2015年种植玉米6000亩,平均亩增产800斤,每亩增收800元;种植小麦2000亩,亩增产500斤,每亩增收600元。苹果种植面积6000亩,挂果面积2000亩,预计在2016年之后每亩增产2000斤,每亩增收4000元;种植香水梨2000亩,挂果面积1000亩,平均每亩增产1500斤,每亩增收3000元。同时,今年种植4000亩洋芋、荞麦、谷子、豌豆、胡麻等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增长;种植的西瓜、籽瓜等经济作物都不同程度增值,关川河灌区今年实现农民增收1000万元大关。

引洮工程让会宁充满希望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的建成通水,给干旱的会宁县带领新的发展机遇,让这片热土更是如虎添翼,焕发活力。

目前,总投资8.75亿元的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工程建设已初具规模:已经建成各类输水管线938公里,泵站60座、高位水池196座;水源工程9个隧洞10.7公里,暗渠9.5公里,埋设地下输水总干管33.2公里;配水工程已完成新堡子、河坪2座水处理厂和2座蓄水池主体工程建设;刘寨、汉岔、土高、草滩、李家源5条342公里的配水干管工程同步推进。引洮会宁北部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会宁北部的新庄塬、汉岔、头寨、郭城、河畔、白草塬、土门岘、新塬、刘寨、土高、草滩等11个乡镇25.35万人、31万头牲畜饮水和头寨子镇1.7万亩的农田灌溉及乡镇工业用水。

如今,会宁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和引洮工程受益的热土,灌区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全力投入,调整种植结构,转变灌溉方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正在用智慧和汗水规划旱塬万顷良田,描绘陇上塞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