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山水城市兰州具备先天优势
□资料照片
“山为城之雄,水是城之秀。”山水城市究竟是什么样子?采访中,兰州地方志专家邓明为我们讲述了兰州旧时的山水风光,兰州大学杨永春教授则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现代山水城市应该努力的方向。记者采访时发现,无论是古、是今,他们表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生态”与“保护”。兰州注重“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由于我市干旱少雨,兰州人自古以来就注重生态问题,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山泉溪流的地方,就开渠自流灌溉,并设置水磨加工粮食。黄河水面与农田垂直距离很大,就创制水车,倒挽河水灌田;利用激流,设置船磨加工粮食;架设浮桥,沟通两岸交通;扎制羊皮筏子,顺流运输。而在远离黄河、泉溪川区,则掘井,设置“水挂子”(木制畜力提灌机械)提水灌田。在无水灌溉的山川地,则发明了砂田覆盖技术,所种庄稼能够抗旱保墒,获得丰产,最终将干旱地区的兰州,建成闻名遐迩的瓜果蔬菜之城。并在道光间,率先在皋兰山“挖窖蓄水,栽树成荫”,开南北两山造林绿化之先河。如今,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南北两山成为距离城市最近的林区,加上黄河两岸建成的风情线,使金城掩映在绿地黄河之间。
邓明说,当时因人们没有保护文物意识、缺乏生态保护观念,使秦汉唐宋名城、自然环境幽雅的山水城市受到伤筋动骨的伤害,如唐代三大寺庄严寺、普照寺、嘉福寺以及握桥消失。黄河绿洲——号称兰州的两叶肺、两颗肾消失。从此,兰州无自然湿地,无明代以前古建筑。邓明在采访时说,希望在城市发展上,一定要将生态保护放到第一位,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步建成现代化的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是务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杨永春说,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就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他当初的想法是将中国传统优秀的生态建设经验、城市设计手法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将有山有水的城市构建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改革开放不久,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经济建设上面,直至到90年代末期,大家突然发现自己居住的城市已没有了特色,即所谓的“千城一面”。
“现在有许多城市概念,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等等,但综合来看,‘山水城市’的提法是最符合我市实际,最为可行的城市发展之路。”杨永春这样说。
兰州建设山水城具有得天独厚优势
建设山水城市,就必须有山有水。杨永春说,拿我市地理位置来看,本身就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一是有连绵的黄土群山,且呈现地貌多样化;二是黄河从城中穿过,方便利用;三是主城区的二级阶地和皋兰山的高差不超过四百米,错落有致,景观建设的条件也具备。
将兰州整体打造成一个旅游区
采访中,杨永春对我市的山水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建设山水城市就要有山水符号,简单来说,山上要有山体生态系统,这样可有效减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打造文化山和景观走廊,使之成为城市休闲旅游的场所;在城中,还应该打造视觉走廊,比如说,走在街区,你能看到南北两山的美景,这就要求我们主城区的高楼大厦要有所限制,不要随意放大。西安主打古都文化,我们则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际,打造自己的黄土文化。
在建设黄河两岸的景观时,不妨将本地的名人塑像,以及涉及山水河的人物事迹打造成文化走廊,供游人回味。把两岸景点和城区的公园、休闲场所以及城区旧建筑连为一体,打造信息走廊、科技走廊、休闲走廊或历史走廊等等,使经济、旅游连成一体,进而将兰州打造成一个旅游区,吸引外来游客。置身于山水、绿色海洋和历史文化之中,游客一定会驻足兰州、观赏兰州、品味兰州。
厂区旧址可建科技、生态基地,现在兰州的许多企业外迁,这势必会留下一些空地,对这些宝贵的土地资源,不要一味的盖成高楼大夏,而是要侧重对生态的恢复和建设,甚至可以将这些厂区的设备留下,配合生态建设,将其打造成集科技、教育、旅游、休闲区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参观区,届时,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实地参观学习,扩大文化氛围。
功能置换能使城市更美,将兰州周边工业区进行统筹,将现有的工业盆地转成服务盆地,将其打造成以服务业为中心的一个区域。这样,可把山水盘活,使整座城市变得更为透亮。
杨永春最后说,建设或打造山水城市,绿化周边,保护生态是第一位的,但山水城市的建设绝不仅仅是山清水秀,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的民生工程,比如说我们的空气质量要守住;楼宇建筑要有特色;小区的建设和设计要有绿意,让市民生活在鲜花、绿草之间;交通设施建设要有前瞻意识,快捷、便利的交通无疑会给一座山水城市锦上添花,整座城市也会因此变的更有动感。
市民心中的山水城
如今,许多热心市民也开始关注山水城市的建设话题。家住黄河北金城关的常浩平对记者说,近年来,金城关这片绿化的还真不错,尤其是夜景,河面上的实景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一座座桥梁被晚灯映照,美不胜收。常先生说,兰州的发展还是要以绿化第一、生态第一的思路去建设,目前的问题是主城区人多地少,市区狭窄,交通拥挤成了今后发展的瓶颈,希望政府能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把我们的金城建设得更加舒适、更美。
家住雁滩的陈承方说,雁滩以前就有大片湿地和绿地,开发后不见了踪影。现在迁入雁滩的单位已经很多,绿化面积远远不够,比如许多单位内的大面积土地硬化成停车场。他希望雁滩在这方面也能统筹规划,建几处立体停车场,把被占用的土地解放出来,用于绿化,使之和南河道连成一片,再现旧时的生态风光。
采访中,市民对我市建设山水城市的思路表示肯定。“我们有山有水,主要看我们怎么做,如何去做。”言语中,透露着市民对未来山水城市的美景充满着期盼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