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足迹:扶持建设学科巡礼】之三——健康体适能促进

08.10.2018  09:51

践行体医结合  助力全民健康

——“健康体适能促进”学科巡礼

 

      一、学科简介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的“体医结合”是体育与医疗相结合,这种交叉和融合不仅体现在两个学科领域技术手段的相互学习和使用,还包括思想、理论等诸多方面和层次的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健康,是体医结合的基础。在体医结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群体特征,实施体质健康干预措施,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体适能促进学科深入研究运动促健康的理论和实践,对特殊人群健康特征及运动干预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践行体医结合,应对健康挑战。

二、学科方向

健康体适能促进学科以运动为干预手段,以特殊人群健康提升为目标,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论证、凝练,形成了三个较为成熟的学科方向。

1、特殊人群健康体适能特征及运动干预与遗传的关系研究。聚焦于特定人群,研究其健康状况特征,探讨运动干预的有效模式及机制,为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依据。现主要依托的研究项目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领域类项目:II型糖尿病人群运动干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高校教师运动促健康干预模式研究。

2、甘肃省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研究:跟踪研究甘肃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提升学生健康状况的依据。现主要依托的研究项目有: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甘肃省残障学生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研究;甘肃省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美育国防教育专项任务项目:甘肃省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现状及策略研究;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东乡族青少年体质“突出问题”研究。

3、甘肃省中小学体育课程、活动竞赛改革研究:以甘肃省中小学生健康问题为导向,建立本土化、个性化、地域性的体育课程、活动竞赛改革体系,解决我省中小学体质健康问题。现主要依托的研究项目有: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国家足球改革发展中的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竞赛体系建设研究;华东师大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甘肃省项目基地”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综合性运动干预方案研究(甘肃省)”。

三、平台建设

提高科研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方向注重校内平台建设和校外平台拓展。依托体育学院现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与健康体适能测评实验室的资源优势,申请并开展项目研究。借助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契机,积极与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建立联系,并作为华东师大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在甘肃省的基地参与科研工作,借此提升团队成员科研水平,提高科研平台。

四、学术交流

学科团队现有成员8人,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在学科建设期内,有1人兼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邀请青年长江学者汪晓赞、甘肃省“特级教师”黄庆来院做学术报告。团队成员有16人次参加学术交流,5人次参加专项科研培训,其中3人参加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处方师培训,2人参加华东师大数据采集培训,并获得TGMD-3数据测试资格证书。通过交流培训,开拓了团队成员科研视野,提升了科研能力。

团队成员参加的部分专项培训、学术交流。

五、科研成果

自学科团队建成以来,团队成员敬业奉献、精诚协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方向领域,共出版专著2部(B类出版社);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CSCD期刊发表论文3篇;获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甘肃省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项目3项、甘肃省教育厅课题4项。

 

部分科研成果、培训证书。

六、未来目标和方向

今后,健康体适能促进学科方向将以“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为导向,围绕特殊人群健康体适能特征及运动促健康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依托已获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加强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建设;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大力扶持中青年教师外出访学,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提高科研水平,争取获得高质量科研成果;加快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转化,使学科建设成果在特殊人群健身健康领域发挥作用。

审稿:夏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