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以民族精神纽带树立 青少年道德支撑

24.03.2016  11:4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文化和思潮日渐流行,使得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西化的趋势。对此,政协委员刘勇在《关于经典诵读进校园的提案》中不仅提出了诸多倡导国学、弘扬传统的建议,更表达了要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传的精神纽带,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重要道德支撑的美好愿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着许多璀璨迷人的民族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所以让传统文化进校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刘勇在提案中指出,一些青少年学生对西方圣诞节的兴趣远远大于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传统节日,西方物质和文化的影响令教育工作者感到迷惘,给孩子们补上经典文化这一课意义非同寻常。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中小学生每天诵读或阅读国学经典的时间仍难落到实处。

  提案中建议,要从培养健全人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出发,遵循传统文化教育的一般规律,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走进校园,通过各项活动和课堂诵读辅导、文化基地熏陶、课外活动固化、社会展示激励等多种途径,增强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