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从非常态到新常态
上市钢铁企业韶钢松山(000717)周日晚间发布年报:2014年度公司亏损13.88亿元,同比盈转亏。现实中,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明显,以至于韶钢松山年报中的描述看上去甚至有点凄凉:“受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材料价格下跌影响,钢材成本支撑减弱,2014年钢材价格总体呈波动下行,屡创新低,钢铁企业经营困难……”
一叶知秋,不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未见根本性改善,整个建筑行业、规划设计行业都呈现出业务减少、收入下降的状况。面对如此形势,很多人都说“行业的冬天”到来了,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在刚刚落幕的清华同衡学术周上反驳了这种“过冬”的观点,他认为过去的行业繁荣才是一种“非常态”,虽然3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迅猛发展不容否认,但当国家经济发展过多依靠低成本的制造业、劳动力和土地来推动时,表面的“富强”也埋下不少问题,这同样体现出“新常态”的价值和意义。
笔者深深赞同上述观点,以往“非常态”的局限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一直动力不足,因为早就习惯了低廉的劳动力和融资成本。具体而言,住宅产业化已经被探讨多年,其节能环保高效等特点早已无需赘述,但迄今为止,供应端尽管已有几十个国家基地,需求端却一直不温不火。而在不同层级、不同地方的政府文件、通知中,认识层面甚至混乱到很难解释清楚“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住宅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表述哪个更为准确。
再比如,行业长期追求速度,而对质量问题重视不够。以至于4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并明确要求“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其中特别要求“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尤其是住宅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直戳行业痛点。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技术,比如不久前远大可建公司在19天内就建成了57层高的大楼;也有世人早就习惯的“中国速度”。但当下,更需要的是有人站出来,给予行业、给予世界关于“中国质量”的全新定义。
汉字是一种很奇妙的文字,当不知不觉间“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的追求时,各行业的发展模式都将随着“新常态”发生巨大的转变。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出让土地增长为-36.4%,这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负增长,而且降幅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购置面积、房地产企业本轮到位资金,均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这种“新常态”,对于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而言,也必须有清晰的认识。
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作为支柱产业,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也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这不仅包括向质量效益转型、向集成创新转型,还包括向绿色低碳和更先进的生产制造方式转型。几天前,住建部力度空前地一次性发布实施了9项建筑产业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笔者希望这些标准设计能让新常态下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尽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