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工 促 农 奔 小 康 ——永昌县河西堡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纪实
盛夏时节,走进永昌县河西堡镇“新盛家园”住宅区,只见高楼林立,曲径通幽,绿树婆娑,花团锦簇,宛若一个景色优美的大花园。
要不是镇干部介绍,人们很难看出这里竟是农村,26幢排列有序的新楼里居住的全是当地的农民。
居住在5号楼的张永忠,今年50岁,是河西堡镇下洼子村二社村民。3年前,他搬进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民新村后,将自家的12亩耕地流转给了种粮大户,每亩年租金650元,一年能收入7800元。他和老伴开了一家日用百货店,一年可收入5万多元。
“我们全家现在住的是新楼房,收入比单纯种地时翻了几番,生活条件跟城里人没啥两样,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张永忠说。
河西堡镇充分发挥工业大镇的优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全镇城镇化率已达68%,大大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只有转变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思想,坚持城乡并重、统筹发展,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梦想。”河西堡镇党委书记张爱明说。镇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实施道路、供水、供电、防洪、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目前,在河西堡镇有金昌发电公司、金化集团、金铁集团、金泥集团、甘肃瓮福公司等5家全省百强企业。2009年,金昌市按照产业集聚发展的布局,在河西堡镇规划建设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已有17家企业入驻,完成投资45亿元,大部分已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到170亿元,增加税收5亿多元。
沙窝村四社村民李占友,如今成为化工园区内鑫华焦化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担任铲车司机一职,月收入4000多元,妻子张莲翠也在这家公司工作,月收入2200元,夫妻俩每年的收入超过7万元。
鑫华焦化公司工会主席邱丽芳告诉记者,现在全公司在岗的750名员工中,来自河西堡镇的就有450多名,每人平均年工资不低于3万元。
快速成长的工业经济,为当地农民转岗就业和劳务输出拓宽了渠道。镇里积极沟通协调,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式”输出,引导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
“2013年,全镇有1500多名农民进入当地企业就业,成为产业工人;有8000多名劳动力为企业提供常年或季节性劳务服务,全年工资性收入达1.7亿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河西堡镇镇长杨延勇介绍说。
下洼子村一社47岁的村民张军元,是一位头脑精明的人,他瞅准当地企业基建项目多、工程量大的商机,组建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常年为企业服务,年收入50多万元。在他工程队干活的50多名农民工,每人的年收入不下4万元。
据了解,全镇目前围绕服务企业生产和建设创办的建筑、建材、运输、汽修等各类经济实体达60多家,年产值超过1.5亿元。
镇里还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各企业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联系重点贫困村社,扶持解决发展难题。近年来,当地企业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发展捐助资金、物资价值超过3000万元。
农民进了城,土地谁来种?河西堡镇的做法是:引导农民通过出租流转的方式,将耕地向种粮大户或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的租金,还可务工经商多增加一份收入。
今年,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2万亩,占总承包地面积的65%,建成公司化种植示范点14个、车间化养殖示范点6个。镇政府每年从工业税收中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到目前,全镇设施农业园、舍饲养殖园、林木育苗园、万亩中药材基地、万亩饲草基地、小麦高产示范基地等“三园三基地”发展已初具规模,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为了引导有能力、有实力的农民进城务工,购房置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镇里打破村社界限、城乡界限,先后建成了新盛、兴民、泽西、馨河、雨润等集中居住小区,政府承担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户按成本价购房,目前已有1400户农民入住集中居住区,实现了农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
张爱明向记者介绍说,通过城乡统筹发展,目前全镇基本形成了“三个三分之一”的产业新模式,即农村劳动力中,三分之一进入工业园区转岗就业,成为产业工人;三分之一进入城镇从事第三产业,成为创业主体;三分之一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成为新型农民,进一步拓展了增收空间。全镇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18.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3.3亿元,年均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5322元增加到2013年的10070元,年均增长56%。(记者 刘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