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届康复护理培训班在省康复中心医院顺利开班

08.06.2015  17:52

图为培训班现场

6月7日上午,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甘肃省护理学会主办,省康复医学会、省残疾人康复学会协办的首届全省康复护理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省康复中心医院隆重举行。来自中残联康复人才培养项目人员、省内各医院分管院领导、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康复护理骨干以及省康复中心医院康复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百余人参加了开班仪式。

此次培训班共计七天。分理论授课和临床演示及实际操作三部分。培训期间,授课专家将围绕康复医学现状与发展、康复护理现状与新进展以及康复护理管理与实践等方面内容,并通过现场观摩和实践操作包括良肢位摆放、桥式运动、转移训练康复护理等技术,全面阐述康复护理在临床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应运。旨在普及康复护理理念,使受训人员充分了解康复护理知识及其重要性,规范康复护理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及时有效地转化应运到具体临床康复护理实践中,为广大患者提高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及早融入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康复护理服务。

当今,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人口老龄化引发全球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康复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康复越来越得到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因此而催生的康复护理学在临床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等措施,对 残疾 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减经致残因素造成的不便,以尽量提高其活动能力,达到基本生活能自理、重新参加社会活动等效果。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除包括一般基础护理内容外,还应用各科专门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恢复。康复护理提供身、心、社会全面护理,将护理对象看作一个整体,建立身、心、社会全方位护理观念。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因护理的对象和目的不同,采用的护理模式也不同。临床护理采用的是“替代护理”,而康复护理则更注重于“自我护理”,注重于改善功能,变患者被动为主动。自我护理是指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护理人员的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帮助患者发挥其身体残余功能和潜在功能,以替代丧失的部分能力,使患者最终能部分或全部照顾自己,为患者重返社会积极创造条件。

近年来,省康复中心医院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康复服务理念和“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深入开展,多措并举,狠抓康复护理服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康复护理教学培训管理模式,强化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有效结合患者临床服务需求,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凸显康复护理特色,创新康复护理模式。经过不懈努力,医院康复护理服务特色突出,成效显著,在为广大患者减轻痛苦、缩短康复治疗周期、及早恢复身体机能、融入社会等方面作出了成绩,引领着全省康复护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