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03.06.2014  13:08

              康县是个穷地方。这个贫困县里,许多农民的收入仍然在贫困线之下。 

      康县也是个美丽的地方,除了美丽山水之外,新建成的一个个“美丽乡村”让许多初访者感觉像是到了“世外桃源”。

 

  贫困和美丽,似乎是两个不搭界的词汇。但现在来到康县,许多人心中惯有的贫困乡村“脏乱差”的印象会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天蓝地绿、村美院净”的美丽和摆脱贫困的努力紧紧结合在一起。

 

  目前,康县350个村已经建设美丽乡村211个。对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关注,或许能给和康县类似的西部其他欠发达县区带来启示,更好地探求未来乡村发展之路。

 

  顺应需求尊重群众意愿

 

  新近完成风貌改造的岸门口镇严家坝村,有小桥、流水、古树、人家,美丽宛如一幅山水画。74岁的李如堂,站在家门口的千年银杏树下,脸上挂着笑容,眼前的这一切,让他觉得很享受。

 

  而在改造之前,村里道路坑坑洼洼,环境卫生也不好,垃圾胡乱丢弃,一点都谈不上美丽。

 

  李如堂和许多村民一样,希望这样的居住环境有所改观。但在政府真正开始改造的时候,他和村里人又有种种顾虑,都不希望因为改造,被拆房、被占地和多花钱。

 

  “群众的担心,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说,他能理解群众的担心,建设美丽乡村的出发点是为了农村群众生活更幸福,必须顺应群众需求,尊重群众意愿。

 

  在改建过程中,因为要修建银杏广场,李如堂家几间堆放杂物的旧房子被拆掉,但是他毫无怨言,他觉得他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在硬化村里的道路时,也占了个别村民的地,但是谁也没说不同意,路通了,大家都受益。

 

  风貌改造也要花钱,但在政府每户补助4000元的基础上,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家经济情况,投工投劳,实际花费并不多。

 

  “得到了群众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李廷俊说。

 

  统筹资金发挥集合效应

 

  搞美丽乡村建设,钱是“硬头货”,康县又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全县2013年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为9933万元,他们是如何解决资金投入难题的呢?

 

  对此,当地给出的答案是???统筹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撬动群众投资投劳。

 

  “5?12”地震灾后重建中,熊佐玖一家建起了4间新房。最近,他又在忙着加盖二层。熊佐玖觉得,儿子在外打工挣了钱,自己的房子迟早得修,现在村上搞美丽乡村建设,政府又给农户补助青砖、琉璃瓦,正好可以趁机会把房子修得更漂亮。而在熊佐玖居住的大堡镇蔡家沟流域,228户村民中已有173户趁着政府有补助政策,对自家的房子进行了风貌改造。

 

  在康县,凡是涉及“三农”的各类项目资源,包括上级列项、财政奖补、扶贫整村推进、县级财政配套、社会捐助和单位帮建、村民自筹、能人大户捐建等,都被政府按照“分类申报、集中管理、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灵活”地捆绑,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避免了“撒胡椒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项目资金的效用。用李廷俊的话说,就是“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

 

  “只有让分散的资金‘握指成拳’,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活各方面社会资金投入,才能有效解决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难题。”李廷俊说。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康县不搞一刀切,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毁一株草、不挪一颗石,不搞大拆大建。除了保护生态,还有节约资金的考量。在实施危房改造、道路硬化、地基处理、沟道砌筑的过程中,就地取材,废旧的砖头瓦片,河道的石头石材,枯干的树枝竹片等材料也被充分利用,变成美丽的点缀。

 

  据统计,过去三年,康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三年共筹措资金3亿多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同时,三年来康县农民自己投入建设的资金达5.7亿元。

 

  培育产业支撑持续发展

 

  对于许多城里人,特别是来自城市的女同志,在乡村旅游和生活,感觉最不方便的就是“入厕”难题。长期以来,由于基础条件限制和生活习惯问题,在包括康县在内的甘肃省农村,找到一间干净的冲水厕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此次采访期间,我们特别对这些美丽乡村里的“厕所”进行了关注。沿着阳坝到康县县城的多个村庄里,大部分都建成了冲水厕所,个别旱厕也相对比较干净。但有一个共同的现象是,这些厕所都建在房屋院落之外。同行一位女同志的话语或许有着代表性:“如果让我来这些乡村旅游,晚上我肯定不会住在农家里,你想厕所在房子外面多可怕啊。

 

  也许,对于生活在这些农村的人们而言,“入厕”不是一个问题;但是放在这些村庄主打生态旅游休闲牌的背景下,则很可能成为影响当地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在此前建设过程的“缺口”很可能需要后期“补课”。

 

  如果说康县美丽乡村建设已经起到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用的话,下一步的最大任务就是发展多种富民产业,“既让农村美、更让农村富”。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一种现象,许多公路沿线的乡村都提出了要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手段也基本相当,无外乎发展农家乐、销售土特产等,这其中也不免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这些乡村之间是否缺乏差异化的产业发展道路,以至于会形成同质化恶性竞争,使群众投入无果、发展受挫。

 

  另外,和许许多多的西部农村一样,康县许多农村群众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仍然来自于外出务工收入,在已经?ǔ傻拿览雠┐謇铮?匀淮嬖诒冉贤怀龅摹翱招幕?蔽侍狻H绾瓮ü??捣⒄梗?门┟窳粼诩颐趴谝材苤赂唬?峙率且桓銎挠心讯鹊?匦虢饩龅奈侍狻?

 

  当然,这都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难以避免、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的现象,但破解产业支撑农村发展的问题势必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被更早、更多、更细的考虑进去,也才能让美丽乡村“一直美下去”。

 


                                                                                                                          (供稿:康县扶贫办 高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