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急联动机制 夯实抢险救援保障

13.10.2014  12:15

近日,兰州公路管理局结合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分析兰州地区气象风险情况,密切关注暴雨、高温、雷电、阵风等灾害性天气信息与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信息,构建应急联动机制,整合抢险救援保障资源,加强各类信息及时收集与传达,切实提高安全事故的预警和预防能力。

构建联动机制 夯实应急保障

构建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健全抢险救援与防汛防洪安全生产组织,与当地公安、交警、路政等部门协同联动,组建联动保障机构,落实抢险救援信息第一时间互通告知制度,增强联动合力,完善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岗位要求,强化防范意识,切实做好预防预警、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各项工作。建立榆中段、兰州段、红古段、中川段、永登段,以及高养中心应急保障小分队,在险情与灾害发生时,就近赶赴第一时间进入突发事故地展开抢修救援,或就地提供援助物资及中转工作,使人员和财产第一时间得到救援,险情第一时间得到排除,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落实应急抢险队伍、经费和物资保障,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到位、物资储备充分。及时补充与增加应急抢险救援物资储备总量,截至目前,储备雨鞋400双、雨衣400件、安全帽400个,洋镐、铁锹400把,麻袋1000条,帆布帐篷50顶,安全锥筒500个,专用发电机7台,树屏、水阜、中川、榆中、永登等七个料场储备应急抢修各类砂石4000余立方米。做到防患未然,确保一旦灾情发生,能够满足抢险抢修的基本需要,为处置突发事件奠定后勤物资保障基础。加强抢险救援机械设备的检修与保养,确保机械设备时刻也处于完好的临战状态。

制定应急方案 进行实体演练

针对秋季暴洪、泥石流、山洪、山体滑坡、坍塌、坠石等可能造成的灾害,对重点区域、桥梁、路段、部位、关键环节进行汛期安全风险评估,制定汛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落实秋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保持全天候通讯联络畅通,及时掌握险情与灾害动态,快速反应,妥善处置。

不断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抢险救援预案,针对秋汛特点与兰州地区车流量大、人口密集的特征,开展应急安全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水平和技术水准。根据上级要求,按照“三定”方案将原甘肃省兰州公路管理局工程处顺利转型为应急抢险保障中心,负责承担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任务,承担公路水毁、冰雪灾害、道路保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等工作。根据职能建设需要与业务开展要求,先后举办2次6个专题项目的应急安全保障演练活动,160人次参加专项了应急抢修演练,使广大干部与职工能够尽快熟悉业务职能,做到思想与行动上的转型,努力打造一支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的应急保障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或者事故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靠得住,做到快速、及时、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健全预警台账 保障重点路段

健全秋汛期动态安全预警台账,加强对桥涵、隧道、临河临水路段、高边坡滑坡、高挡墙等易发水毁路段的隐患巡查,加大排查力度,做好河道疏通、淤塞清除、除险加固等重点工作。对危险路段可能发生险情的建立预警台账,做到安全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及时制作警示标识标志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对公路边沟、截水沟等防排设施及时疏通和修补,不留隐患、不留死角,确保公路防排设施安全畅通。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重要路段、桥涵的秋汛期安全管理。S201线马黄段、G109线河海段和兰白段、G212线水罐段、 G22巉柳段、G30连霍永古段养护维修工程项目部,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规范规程,加强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安全预防和安全预警工作,确保秋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S201线马黄段项目办制定汛期工程进度计划,抢抓晴好天气,有效推进工期,抢在汛期前完成扫尾阶段工程。G109线河海段项目办建立汛期安全预警机制,第一时间搜集恶劣天气的气象信息,第一时间通知施工一线,第一时间确保施工人员与机械材料安全撤离危险环境。S201线马黄段、G22巉柳段项目办合理安排工程计划,抢在汛期前完成就地冷再生技术与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科研试验段任务,使试验效果不受灾害性天气与地质条件的影响。榆中段及时对G309线存在隐患问题的金崖大桥制定限行绕道方案,加快隐患处治节奏,及时排除隐患,保障秋汛应急抢险通道畅通。局高养中心、兰州段加大省城进出口社会敏感路段、重点桥梁、隧道、涵洞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病害处治工作,全力保障秋汛期省城兰州进出口畅通无阻。(通讯员 李希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