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环县:小康路上的坪子塬

06.05.2015  17:22

  原标题:小康路上的坪子塬

  暮春时节,艳阳高照。走进环县木钵镇坪子塬村,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辆疾驰,错落有致的移民区新房窗明几净,鳞次栉比的梯田里色彩如画……一道道亮丽的乡村景致,彰显了这个村在扶贫攻坚道路上的轨迹,也印记着这个村1200多名群众对小康路的渴望。

  民生为本夯基础

  走进坪子塬村,一道道山梁层峦叠嶂,仅有的一道顶面稍微宽阔的梁,被村里人称之为塬。十年前,这个村的梯田面积不足1000亩,种地、运输都靠毛驴。近年来,这个村在破解基础建设“瓶颈”上下工夫。2013年,规划新建的“木钵镇——坪子塬”乡村油路连通了木钵镇和邻近的合道、曲子两乡镇,更打开了群众致富的门路。村民刘军贤之前在211国道沿线,与他人合办了一家养殖合作社,油路通了,他把合作社搬回了村里。“以前养几头牛,眼看着育肥了,一场雨,路断了,拉不出去,贴了草料不说,更多的是错过了行情。”长期从事贩牛生意的王成说,“现在路通了,我的生意也好做了。”

  十年来,这个村先后新修梯田2500多亩,为种粮产业化、农业机械化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彻底解决民居危房的问题,该村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配套的不仅仅是住房,油路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引进了厨房里,文化广场就在隔壁,梯田、羊舍、牛棚等产业也围着移民点拓展开来。

  产业支撑改穷貌

  要发展,产业是核心。坪子塬村历来有养殖的传统,可群众没有富。为了鼓励群众科学养殖,该村鼓励群众走合作经营的草畜产业发展路子。流转闲置土地和低效土地1500亩,种植地膜苜蓿,并鼓励57户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在原来养殖基础上增加羊存栏30只,并以土地、劳力等形式,参与合作社经营,从中获取养殖技术、饲草配方、科学防疫等技术,还能从中得到一定比例的分红。与此同时,该村还扩大了养牛规模,发展一户养牛100头的大户,带动周边群众分散养牛500余头。

  旱作农业不仅仅补充了草畜产业的饲草料,还成为群众提高种植效益的主要抓手。王显家20多亩梯田,多年来一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亩产达到1200斤,除了喂养羊畜外,还能出售1万多斤,收入1万多元。

  能人引领换脑子

  为了让产业发展节节高,该村引进技术和管理能人,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发展高科技草畜产业。吴恩平是村里走出去的农技师,在村上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和旱作农业时,他没少跑路,没少费口舌,更没少费工夫。为什么种地膜紫花苜蓿,他经过了两年以上的试验,并深入细致地对群众讲解。在他的指导下,坪子塬村发展起来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小区都在走着科学养殖的新路子。

  刘军贤经营了多年的养殖合作社,有成熟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回到村里,不仅带回了技术和经验,也为村里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木钵镇还及时调整了坪子塬村年老软弱涣散的村班子,一名镇干部挂职到村上任第一书记,一名镇干部任村支书,将有朝气、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致富带头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了村干部队伍,增强了村级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记者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