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正宁:荒山荒坡变成了“金山银山”

02.07.2014  17:22

  中国甘肃网7月2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通讯员 师正伟) 6月22日,笔者走进正宁县西坡乡升高红村升华生态养殖公司的养殖示范基地,只见树下成群的山野鸡竞相啄食。2012年,西坡乡村民流转林地810亩,通过招商引资方式与陕西武功客商侯志亮共同投资创建了西坡乡升华生态养殖公司,养殖土鸡、珍珠鸡、山野鸡、乌鸡、火鸡等特种鸡10万只,年纯收入5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50元。

  林权改革,盘活林地资源

  西坡乡升华生态养殖公司的成功事例是正宁县推进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从2009年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正宁县先后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应改林地面积80.2万亩,承包到户率97.2%,勘界确权率、纠纷调处率、合同签订率、林权颁证率、建档率均为100%,真正做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分山到户,让荒山变青山

  “当年,林业部门宣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时候,大家压根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后来领到林权证和林地补助后,才知道真有这样的好政策。”正宁县西坡乡韩坳村村民秦彩霞感慨地说。

  2010年秦彩霞领了林地补助后,自己再添了一部分,在自家林地里育起了垂柳树苗。出售树苗赚了钱后,2012年她成立了正宁县益农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栽树种树,发展苗木生产。如今这个村的山头沟壑都栽上了各种各样的树苗。

  林地分到户,农民领补助、生态得保护,以落实生态补偿政策为重点的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真正实现了双赢。正宁县建立健全了生态效益补偿、林业补贴、税费扶持等林业保护支持制度;认真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在按国有重点公益林每亩每年5元、集体重点公益林每亩每年10元的标准足额兑现,使全县58万亩公益林全部落实了补助政策。“林改前,不少群众认为山是集体的、林是干部的,长好长坏无所谓。现在不一样了,林权明晰了,农民领到了林权证和林地补助,都想方设法提高林地效益。”正宁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占军告诉记者。

  通过分山到户,正宁县的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36.1%增长到2013年的50.9%,增长了14.8%。随着一座座荒山变成青山,正宁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

  林下经济,让青山变“金山”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如何才能让优势森林资源与资金完美对接,并将“绿色海洋”变成“摇钱树”和“聚宝盆”呢?正宁县各级干部群众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就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榆林子镇乐兴村六组农民杨景龙以前在外打工,辛苦一年也就挣个一两万块钱。林权制度改革后,他利用自家的林地并租赁邻居家山林120亩,建起了林下生态养鸡场,养殖贵妃鸡、绿壳蛋鸡、火鸡、珍珠鸡、山鸡共2000多只,年可出栏1500只,产蛋20万枚,年收入达30万元。如今,他们家已经住上了二层的小洋楼,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正宁县大力发展林粮、林药、林畜、林禽、林蜂等林下产业模式,初步形成了“林上采、林中养、林下种、林间游”的立体发展格局,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途径。

  据统计,去年全县林下经济产值达到2160万元,其中,林下畜禽养殖16.93万只(头),产值约为1980万元;林下养蜂1500箱,产值约为98万元;林下产品采集20000公斤,产值约为30万元;森林旅游接待中心2家,乡村生态旅游农家乐33家,从业人数达到6800多人,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以上,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5.7元。一座座青山,正变成一座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