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庆城县双联扶贫行动工作综述

26.05.2015  12:06

  原标题:瞄准“靶心”聚焦发力

  庆城县双联扶贫行动工作综述

  初夏时节,走进庆城县的贫困村,看到一座座新建的村部办公楼、新农村居民点拔地而起,一条条新修的柏油公路绵延村庄,这都源于庆城县双联扶贫精准帮扶带来的新变化。

  精准识别帮联对象

  庆城县将提高帮联工作精准度作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切入点,按照对象、目标、内容、措施、考评“五个精准”要求,组织全县853名干部组成17个核查组153个评估队,对全县17个乡镇办事处153个行政村的5.56万农户进行了精准识别,将人均年纯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9842个贫困户的3.95万人作为精准帮扶对象,将高于贫困面11.94%以上的51个村确定为贫困村。

  同时在县、乡、村三级分别建立贫困村户数据资料电子档案,纳入全县精准帮扶的重点范围,按照逐年销号的动态管理措施确保稳定脱贫。

  按需确定帮扶项目

  为了全面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庆城县深入开展贫困村双联扶贫核查评估活动,按照小康实现程度指标体系监测办法,根据贫困村发展现状,组织乡村两级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查找制约短板,围绕发展需求科学设定脱贫项目。

  庆城县先后确定了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公共服务、农民教育培训、村容村貌整治、金融支持服务等18个方面项目需求清单51份600多项,细化明确了投资规模、建设内容和落实时限,实现了贫困村底子、问题、对策、责任、任务清和有村情档案、问题台账、需求清单、村级规划、帮扶单位、脱贫时间的“五清六有”目标,提升了双联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优化配置帮扶力量

  庆城县根据贫困程度将贫困村进行倒排序,采取最强力量帮扶最弱村。由县委书记联系全县贫困村最集中的乡镇和帮联全县最贫困的村,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等按照贫困程度依次进行帮联。县上还为51个贫困村选派了“第一书记”,组建了双联扶贫驻村工作队,使乡村两级形成了双联与扶贫合一的工作机构,实现了双联扶贫力量的有机整合。

  同时把乡镇联系的15个贫困村调整为省、市、县级部门联系,还吸引省内外社团组织、民营企业、经济人士等11个帮扶力量参与帮扶21个贫困村,落实发展资金2.37亿元,帮办实事622件,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8处,帮扶发展富民产业1.8万亩。

  建章立制统筹推进

  庆城县将需求项目清单内容进行梳理整理,组织归口项目单位进行对接列入工作计划,统筹推进落实帮扶工作任务,靠实项目落实主体责任。县上印发了《双联行动八项制度》,健全了双联扶贫工作推进、双联干部驻村、上下联动协调推进、双联扶贫工作成效评估等管理考评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完善责任体系,细化实化举措,确保了任务的全面落实。帮联单位共为贫困村帮办实事4600多件,落实发展资金3.57亿元,启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221个,社会管理服务类项目106个,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类261场次,村容村貌整治类37个,组建村级金融服务网点63个,使困扰贫困村发展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有效化解。(通讯员 谭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