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镇原县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中国甘肃网7月18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记者 慕诚) 镇原县是全国592个国扶贫困县之一,有贫困乡镇19个,重点贫困村141个,贫困面为66.18%,扶贫依然是镇原的头等大事。为此,镇原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集中向深度贫困宣战,对贫困村进行精准扶贫,到户到人扶贫攻坚,摸穷底,拔穷根,兴产业,真正将扶贫扶到根上。
摸穷底,集中先啃“硬骨头”
“扶贫不能一年推一年,一年等一年,必须有一个能让困难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实在在的行动。”镇原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贫困村调研,多次召集部门开“诸葛亮会”研讨扶贫办法。
为了合力精准扶贫,镇原县按照地理位置相邻、区域基础特征相同、产业发展条件相近的原则,将141个贫困村划分为一个片区,整体推进连片贫困村的产业发展,瞄准全县最难啃的“硬骨头”,使长期困扰贫困村的通路、通电、通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得到集中突破。
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让镇原县啃“硬骨头”的信心大增,同时,对扶贫的精准度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扶贫必须到户到人。为杜绝“建档立卡”过程中不负责任的现象,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摸清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程度,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挖穷根,创出脱贫新模式
道路畅通了,产业兴旺了,生活有奔头了……上肖乡路岭村的变化,是镇原县把双联行动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参与式扶贫和精准扶贫的结果。
针对路岭村贫困户的差异,镇原县制定出了“六个一”帮扶措施。即一个致富项目、一笔贷款资金、一门实用技术、一处安全住房、一名联户干部、一户帮扶大户。“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的放矢帮助群众。”该乡主要负责人说。
路岭村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达成了金融资金支持扶贫开发的合作意向,与甘肃旭康食品有限公司和平凉西开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性收购协议。甘肃省农科院在群众种养殖上进行技术服务,“银地、院地、企地”三地合作的工作新模式,为路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养牛户苟益成投资17万元,从山东购买了20头夏洛来牛,刚一年的时间净收入就达12万元。“如今,路岭村群众在惠民政策、惠民资金的扶持下,通过果园改造、加大养殖规模,不仅收入增加了,更重要的是群众致富信心更足了。”路岭村支书许会峰深有感触地说。
兴产业,激发致富新能量
“我们现在种植大棚蔬菜,每座棚少说一年也能收入个近万块钱,比以前可强多啦!”开边镇寨子村村支书曹志亮指着他家的设施蔬菜大棚说。“扶贫开发就得让贫困村换‘穷’业、兴‘富’业。”县委书记李崇暄如是说。镇原县充分发挥“授人以渔”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变“输血”为“造血”,引导贫困地区群众通过集中培训、现场示范、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使其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户均达到1名科技明白人。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主线,镇原县突出“苹果、草畜、瓜菜、苗林”四大主导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新型农户,增强贫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能力。据了解,2013年全县3.8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今年,该县扶持贫困户420户,新建核桃园1658亩,并完成贫困户“两后生”培训10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