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积极开展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27.08.2015  18:11

为全面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按照省环保厅要求,庆阳市环保局结合全市产业特点,起草完成了《庆阳市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8月7日经市政府三届第51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

方案涉及的主要改革内容有七个方面。一是明确建设项目环保准入红线。已经划定的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不予审批与供水、保护无关的项目。对超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严格控制新批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不再审批限制、淘汰类高耗能高排污项目。二是做好省级审批项目承接和市级审批权下放。争取省环保厅在已经下放的审批权外,下放油田开发产能项目和入园区项目审批权;对市级审批项目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公路、农林牧渔和不涉及敏感区的社会事业与服务等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区)。三是探索油田开发项目审批、监管、验收新模式。按省上授权审批油田开发产能建设项目,加强油田开发企业内部过程监管、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加强环境工程监理、开发区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等第三方监管,划分市、县(区)环保部门监管、验收权限与责任。四是引导项目集聚发展。制定工业企业入园项目环评文件简化标准和审批办法,鼓励新建工业项目入园。对规划环评已通过审批的市级以上工业园区,降低项目环评等级,简化环评文件编制内容、评估程序。五是试行项目分类管理。根据项目环境影响程度,分为审批、备案、豁免三类,制定市、县(区)分级审批名录、备案项目清单、豁免项目清单。对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生态影响小和排污扰民轻的政府投资类项目不再报批环评文件。对环境影响小的工业项目环评文件由审批改为备案。六是简化环评审批流程。简化项目环评受理前置要件,缩短环评文件审批时限,报告书30个工作日,报告表15个工作日,登记表5个工作日,比法定时间缩短一半。七是完善项目事中事后管理。实行项目审批和验收分离,引导监测、监理、评估和保险等介入项目管理和验收。试行取消环保部门试生产审批,简化验收程序,推行环保专项验收由行政验收向技术验收转变。(庆阳市环保局 麻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