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切实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夯实免疫规划工作基础,维持无脊灰状态,全面落实以消除麻疹为重点的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各项措施,推进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发展,按照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庆阳市卫生计生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疫规划规范管理落实年活动。
这次活动从2015年2月份开始,12月结束,分制定方案、宣传动员,启动实施、提质增效,总结评估,奖优罚劣三个阶段,重点开展四项活动。一是规范预防接种资质认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对各级预防接种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进行认证,建立预防接种人员准入制度,组织对接种单位进行验收和年度审核,对接种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各级人员持证上岗。二是规范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各级预防接种点做到统一接种场所、统一公示内容、统一服务流程。同时,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科学合理设置预防接种点,对于划分不合理的予以调整。三是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在集中定点接种的基础上,辅以入户接种,农村接种点每月接种时间3-5天,城市社区接种门诊实行每日工作制,双休日、节假日至少提供1天接种服务。预防接种单位每月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筛选应种未种儿童,并及时通知补种。县区疾控部门每月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产科进行一次督导,掌握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了解当月本县及非本县出生儿童数,收集医疗机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三联单,并与当月乡级上报儿童建卡数进行核对,及时分析建证率和建卡率。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适龄流动儿童迁入当地居住3个月及3个月以上由其居住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并予以提供接种服务,流动儿童迁入当地居住小于3个月,接种后在《庆阳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花名册》予以记录,保证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组织开展托幼机构和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确保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达100%,漏种儿童补种率大于95%。四是规范疫苗管理。按照原省卫生厅下发的《甘肃省一类疫苗管理试行办法》,严格疫苗管理,按计划使用疫苗,禁止疫苗过期失效、流失或挪作它用。
为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卫生计生委从 明确主体责任, 强化督导考核,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评价机制, 实行责任追究等方面予以加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 庆阳市卫生计生委 张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