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庆阳市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

12.01.2016  09:26

  这段时间,镇原县孟坝镇东庄村村民罗玉堂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轻松。新农合二次补偿款一下报销了16万多元的医药费,背了几年的债务终于在春节前还清了。

  2013年,50多岁的罗玉堂因脑溢血后遗症在西安唐都医院住院治疗,先后共花费25万元,当年新农合报销16601.58元,大病救助报销61000元。新农合二次补偿让罗玉堂完全从患病治疗的重压下解脱。正如同样受益新农合政策的镇原县城关镇祁川村塬头组村民张军娥说:“过去生了病能拖就拖,能扛就扛。现在新农合医药费报销政策这么好,再也不用为看病发愁了。”

  提高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推进政策范围报销比例,一直是近年来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去年,庆阳市共筹集到新农合资金9.95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员政府补助标准达到年人均400元,高于全省年人均水平。

  为民生不言事小,办实事掷地有声。2015年,庆阳市始终坚持把实事办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和谐建设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统筹安排,全力推进,省里列出的10项27件实事和庆阳市列出的9件实事件件落实,累计完成投资79.03亿元,有效解决了民生方面的实际问题。

扶创结合 解决民生之本

  去年,省里确定庆阳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涉及城乡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均衡发展、便民服务等。李学新从正宁县冷冻厂下岗后,由于缺乏一技之长,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过得很艰辛。去年,他参加了正宁县组织的电焊技能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成功被广东一家公司聘请为技术工人,每月工资3500元。而合水县供销社下岗职工孙军峰则通过扶持创业培训和5万元“扶创”贷款,栽植了2亩新品种核桃,2亩油松苗,还定植国槐3000多株。据了解,2015年,庆阳市招收“两后生”5779名,劳务培训3005人,招录高校毕业生1335人。

  在抓好创业就业的同时,政府下大工夫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去年,庆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5元,庆阳市共有32万多人领取养老金30396万元。城市低保补助标准月人均补助达到272元。庆阳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0500户48884人,发放保障金近1.59亿元。同时,农村低保补助、农村五保补助、工伤职工伤残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发放等标准都进一步提高。

夯实基础 力促持续发展

  解决贫困县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是省列为民办实事的一个重要内容。2015年,庆阳市为贫困县行政村建设的217所幼儿园全部竣工,完成投资14452万元。为15696人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3200多万元。“乡村舞台”建设、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建设项目、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部完成。

  去年3月开工建设的宁县早胜镇遇村通村公路,全长14.3公里,涉及早胜镇的5个行政村,解决了沿线1.4万名群众的出行难问题。遇村村民张喜军告诉记者:“以前苹果熟了,因为路不好运不出去,眼巴巴地看着烂在地窖里。现在路修好了,不愁运输问题了,外地客商上门收购苹果的也多了。过去是老板挑苹果,现在是我们挑老板。”2015年,庆阳市交通扶贫攻坚建制村通畅工程计划项目324条3173公里全部完成,建设里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路建设的总和。

  环县演武乡黄山村村民姬鸿鹏家现在不仅有了五间宽敞明亮的房屋,院子里还新建了集流场窖、砖院墙、铁大门,门前正在做排污排洪渠、硬化道路,后院还要建羊舍、卫生厕所。他高兴地说:“这比以前的破窑洞好多了,以后的日子大有奔头了。”姬鸿鹏家的变化只是环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一个缩影。环县山大沟深,全县7.1万农户80%分散居住在1.1万条沟道和3万多座山头,居住分散、安全隐患大。为了让山里的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环县认真把脉,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对17个乡镇64个村1841户8405人实施搬迁。不仅仅是环县,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也是去年庆阳市民生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共租赁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完成当年计划任务。在去年的为民办实事中,庆阳市新建改造便民市场9处已完成建设任务,119个乡镇(街道)的视频会议室、办事大厅的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并进行了系统调试。

省市合力 让实事接地气

  居住在华池县北关的杨玉琴老人今年已经82岁高龄了,她常常来北关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和其他老年人打打牌、拉拉家常。她说:“自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后,我没事就会过来,这里条件好,还有很多同伴,感觉也不孤单了。”去年,庆阳市建成110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投资1827万元。

  在落实省列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同时,庆阳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9个民生项目,作为市列为民办实事内容,目前已经全面完成。扶持1800名高校毕业生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对符合救助条件的1287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每人发放2000元的救助;中小学师生安全饮水工程设备全部配备到位并投入使用;乡镇文化站、乡村舞台、文化集市全部建成;乡镇卫生院温暖工程完成投资3927万元,“五个百”便民工程全部完成了计划任务。(陇东报记者巩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