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赴庆阳对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及地下水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研

25.08.2016  21:02

8月10日至12日,省科技厅副厅长毛曼君一行赴庆阳市,对该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及地下水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黎志恒和兰州大学西部环境学院院长孟兴民一起参加调研。

庆阳市位于我省最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汇处,这里蕴藏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但该地区水资源极度稀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6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1.1%。同时,油井开采、煤矿井水排放等作业高度依赖水资源,工业用水量需求的加大进一步加剧了庆阳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面对该地区水资源“瓶颈”问题,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仔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参数、以及供水开采量,通过反复计算分析,选择在庆阳市宁县长庆桥镇和华池县南梁镇等地,精准布设了十余个水文地质勘探孔进行探测。通过打穿白垩系含水岩组并分层(段)进行抽水试验,发现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三类水标准要求,可作为当地生活生产水源,这一勘查结果为庆阳地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华池县县城第一中学滑坡地和庆城县县城城墙地质灾害加固工程,听取了有关部门对庆阳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的介绍,了解了庆阳市8县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34个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设置情况。目前,庆阳市29处85个特大型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治理工程已列入了《甘肃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

十二五期间,省科技厅对“庆阳市北三县黄土沟壑地带清代以来荒漠化进程与防治措施研究”、“南梁革命老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环县窖水除氟安全保障技术示范推广”等十多个防灾减灾、生态环境项目给予了支持,投入经费500多万元。下一步,科技厅将继续对庆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为我省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的治理做好科技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