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宁县“第一书记”乡下忙
通讯员 尚晓伟 张庆库
整修一新的柏油路通到村民的家门口,村文化休闲广场整洁美观,沿路两旁粉刷着醒目的文明用语……九月的宁县农村,山清水秀、草木葱翠,乡亲们都在感受着“第一书记”带来的欢欣和希冀。近年来,宁县选派4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担任村“第一书记”,变走马观花式“忙下乡”为扎扎实实的“乡下忙”。
下塬村位置偏僻,拥有9个自然村,为全县经济薄弱村,去年10月份,平子镇干部朱永刚被选派到这里担任了村“第一书记”。
至今,下塬村老党员王积选对朱永刚到村后的第一次座谈会记忆犹新。2013年10月13日,朱永刚在村委会召集30余名村干部和党员及群众代表座谈。刚开始,大家都很拘束,朱永刚诚恳地站起来深鞠一躬说:“是我深入基层不够,跟大伙见面太少,我向大家做个检讨。”拘谨的气氛随之烟消云散,村民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村西头往南的路,一下雨连水带泥没法走。”“村里公共健身器材缺的缺、坏的坏。”“我们现在吃水还要去别的队拉。”
针对行路难问题,朱永刚协调县扶贫办帮扶97万元,铺筑通村砂石路11.5公里,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26万元,修整三、六、七组川区道路11公里;针对饮水难问题,他积极争取县扶贫办支持,为该村打大口深井1眼,解决六、七组70户农民喝水问题。同时,他大力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全村新栽苹果树2000木,栽植油松、国槐等苗木150亩。
“既然组织上信任,让我担任‘第一书记’,那我就要用真心深入群众,用细心打动群众,用诚心贴近群众,用爱心服务群众。”朱永刚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自九岘乡政府干部王兆红到马洼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的事、村民的事,都变成了王兆红心头时刻谨记的责任,怎样在就任的时间内使马洼村走上发展快车道?王兆红努力寻找着路径。
马洼村素有种植香紫的传统,今年全村种植1000余亩,然而最近两年香紫面临价格走低、销售不稳、市场难以打开的局面。7月份,在香紫上市前,王兆红主动联系天源香料厂上门收购,并协商厂家以每公斤8角5分钱的合理价格收取了全村所有香紫,单这一项为农民增收130余万元。
“以前卖香紫,收购商相互压价,有时候秤还弄虚作假,今年有了王书记前后协调、统一管控,我们既方便又放心,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到好价格了。”马洼村里庄组张焕房对记者说。
“群众需要我们,实际上我们更需要人民群众。”宁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马耀文说,如果长期城市富裕、乡村贫困,不仅会制约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而且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损害党的执政根基。这些“第一书记”到村里去,帮助脱贫致富、改变面貌,这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